雅安市关工委推动党史学习“走心”更“入心”

日期:2024-06-28 11:04:00 来源:本站 浏览:1661次


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雅安市关工委推动党史学习“走心”更“入心”

参评项目

基础类 通讯

  

(主创人员)

陈  然

   

罗晓庆


刊播单位

《关爱明天》杂志

首发日期

2023年10月1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典型经验 关爱明天杂志2023年10期



作品字数(时长)

2350字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在第二届“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中,雅安市关工委系统坚持政治导向、需求导向、实践导向“三个导向”,充分发挥五老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独特优势,紧紧结合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形式多样,积极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采编

过程

实地走访、采访五老


社会

效果

各级关工委常态化长效化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青少年开展喜闻乐见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628


雅安市关工委推动党史学习“走心”更“入心”

“在汉源县宜东镇深山中,从‘一号”到‘十二号’,依次排列着12座无名红军墓。他们是谁?”8月25日,在汉源县第一中学的体育馆内,1600余名身着迷彩服的“小同志”正襟危坐,认真聆听台上五老郭朝林讲述“红军墓,一家三代八十多年的守护”的故事。

此次宣讲是汉源县关工委按照雅安市关工委关于开展第二届“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开学第一课,红色宣讲五老进校园”进行的一场宣讲活动。郭朝林围绕十二座红军墓的红色故事,介绍了因为一个承诺而默默守护12座无名红军墓86年的杨兴海一家三代人的故事。同学们被杨兴海一家三代人的信守承诺、无私奉献品质所感动,纷纷表示,作为一名青少年,一定要秉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争做栋梁。

据悉,在第二届“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中,雅安市关工委系统坚持政治导向、需求导向、实践导向“三个导向”,充分发挥五老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独特优势,紧紧结合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形式多样,积极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坚持政治导向,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

雅安市关工委对第二届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高度重视,提前考虑谋划、作出安排部署。年初,就将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教育活动列入《2023年雅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并研究部署,制定切实有效的活动方案。

3月21日,市关工委印发了《关于建立关工委成员单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加强与有关单位的沟通协调配合,打造思想联通、组织联体、阵地联建、资源联用、优势互补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格局。6月16日印发了《关于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教育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把第二届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作为推进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的主要抓手,引导青少年知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全市各级关工委结合实际,精心谋划、下发文件、层层动员、广泛开展,在全市关工委系统内形成了齐抓共管青少年党史学习月的生动局面。为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7月26日,雅安市关工委召开“五老”宣讲团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党史学习宣传工作,明确宣讲要求、细化目标任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认知特点,调整充实市本级五老宣讲骨干57名,通过集体备课、示范培训等提升宣讲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制定出台《雅安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三年工作计划》,发布《魂系夹金山--老红军冯元庭的故事》《强渡大渡河,史诗壮丽耀千秋》等23个红色宣讲课程,把理论融入身边故事,让身边人讲身边事,开拓宣讲新渠道、扩大宣讲覆盖面,持续生动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坚持需求导向,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为保证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取得实效,主动深入基层“问计”“问需”,雅安市关工委执行主任、常务副主任分别带队组成4个调研组先后到全市8个县(区)、24个点位采取实地走访、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对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五老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吴志君在天全县调研时,有群众反映开展的宣讲活动不够灵活,听起来比较枯燥。她及时向天全县关工委反馈了群众需求,天全县关工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群众需要什么、想听什么,就讲什么”的思路,为群众量身制定符合实际的“宣讲菜单”,由基层群众通过“点单”选讲,宣讲员根据群众“点单”主题进行宣讲,实现了理论宣讲“供给侧”与基层群众“需求侧”的精准对接。

宣讲团成员马怀英、罗明芬等制作宣讲快板《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宣讲》、三句半《绿色发展赞天全》、走秀《携手奋进新时代》等节目,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广场院坝、送到基层百姓心中。同时,通过举办书画、诗词作品征集及征文活动宣传党的声音,得到群众和广大青少年欢迎。此外,雅安市还充分运用五老工作室、关爱活动室、青少年绿色发展实践教育基地等阵地优势,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使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延伸到神经末梢,深入到青少年课余生活,有效增强了理论宣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持续激发群众参与宣讲的积极性、主动性。

坚持实践导向,党史学习教育“火起来”

为了进一步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教育,开展“青少年游基地、学党史”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二十大精神”“学雷锋、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传统文化进校园”等主题宣讲,雅安市关工委通过体验式、实践式的宣传教育形式,增强青少年对党史教育的参与度和认同感,打造了“党史微课”“红色讲堂”“雅安新时代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等特色工作品牌。

其中,雨城区关工委联合相关部门在后盐村红豆相思谷举办“庆祝‘八一’建军节红豆树下忆红军”主题活动,采取音乐党课的形式开展党史宣讲;芦山县龙门镇关工委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青龙场村村史馆,五老宣讲员突出“4・20芦山地震灾后十周年巨变”,通过观看实物、现场游览方式,向学生讲解红军长征在芦山的历史故事及青龙场村的发展变化;天全县喇叭河镇紫石关村关工委组织小学生走进喇叭河镇青少年绿色教育实践基地——“茶马古道”历史现场“蜀中无二・紫石关”,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让青少年既了解幺店子、拐子窝、丁字拐、背夫等茶马文化知识;市关工委家教团联合市教育局关工委录播“雅安新时代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教学视频13集,内容涉及学前教育、给中小学毕业生家长的建议、职教学生职业规划、孩子性格塑造、亲子交流等内容,教给家长正确引导的方法和合理的矫正措施,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肯定和点播。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组织五老与青少年联动,走进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广泛开展喜闻乐见的党史学习教育,助力党的声音‘飞人寻常百姓家’。”雅安市关工委执行主任张必达表示,全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将继续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