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用好“法治”之锤,敲响“人生”之钟

日期:2024-06-28 12:12:00 来源:本站 浏览:1555次


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武胜:用好“法治”之锤,敲响“人生”之钟

参评项目

通讯

  

(主创人员)

李怡霏

   

文字系列(连续、组合)报道和广电作品不另报编辑

刊播单位

关爱明天杂志

首发日期

2023年5月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关爱明天杂志05月刊


作品字数(时长)

3597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本篇文章讲述了广安市武胜县近年来创新推出青少年“沉浸式”法治教育模式,通过一系列比较有新意的做法,如:在全县开创“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宣誓”活动,同时吸取各地经验,在“模拟法庭”中推陈出新,加上五老法治宣讲进校园、学校自主研发的法治课堂…以独特的法治教育方式,打造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县”模板的心路历程。


采编

过程

作者通过与武胜县关工委名誉主任谢吉钊、沿口初中校长易行县人民法院关工委负责人李卫东等人交流,积极体验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宣誓”活动现场,详细了解情况,心有所感撰写了此篇文章。


社会

效果

此篇新闻报道后,展现了武胜县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宣誓”活动这一法治教育方式的创新性、有效性、沉浸式,有利于将武胜县法治教育推进新台阶,将“法律”刻进未成年心底,时刻铭记,规范行为。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    


武胜:用好“法治”之锤,敲响“人生”之钟


 

我已年满十二周岁,达到刑事任年龄,我若触犯刑法,将承担刑事”2019年的一天,广安市武胜县武胜中学,7000名学生笔直地站立在操场上,右手握拳抬起,宣誓自己要遵纪守法。这是武胜县未成年人刑事任年龄宣誓活动最大的一个场面,当天掌声雷动,学生激情澎湃。直到2023年的今天,提起此事依然叫人印象深刻。

循序渐进—一抓好“魂”和“根”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宣誓是武胜县法治教育的一个缩影。这个活动的产生,还要从2010年说起。

武胜县关工委成立于2004年,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经历了零星开展、制度性开展和纳关工委工作考核三个阶段。县关工委名誉主任谢吉钊将全县的法治教育归为三个阶段,2010年前为零星开展阶段,2010年至2015年为制度性开展阶段,2015年后为纳关工委工作考核阶段。

武胜县于2010年成立了青少年法治宣教团,由县委政法委书记任团长,县关工委分管法治宣教的常务副主任任副团长,政法部、五老和部分思政课教师为团员。也是从这年开始,每年由县关工委、县司法局、县教科体局联合发文,为101所学校委派和学校聘请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每年赴责任学校宣教不少于两场次。

2015年开始,县关工委在全县村(社区)开展六零村(社区)创建、评选、授牌活动,即零犯罪、零吸毒、零辍学、零网瘾、零不孝、零群体事件。为配合创建活动,打造出法治广场、法治小区、法治院落、法治专栏等法治宣教阵地。

就是在这一年,为了法治教育有创新,县关工委联合县政法系统、学校打造出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宣活动,在每年五四、六一(2020年后)、教师节等节点,在学校、村(社区)组织适龄青少年开展刑事责任年龄宣誓仪式。同时,组织关心下一代志愿者进社区、进家庭,对失足青少年进行阳光帮教。

谢吉钊从事县关工委领导工作近20年,参与了县关工委所有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制度的设计、方案的制定和重大活动。在他看来,让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是立德树人的,是做人的关工委组织抓住抓好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就抓住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纲举就会目张。

教育引导——“沉浸式”和“零距离”

武胜县沿口初级中学校是广安市办学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校,全校学生共有4000多人。学校从2017年开始,每年结合五四纪念活动均要举行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宣誓”(2021年开始12岁,以前14),此项活动已连续开展6年。

除开展刑事任年龄宣誓活动外,学校还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长期坚持上好法治课,开展以案说法讲座、法治在线广播、青少年模拟法庭审判、法治书法美术作品展、法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参观看守所、走进县人民法院等丰富的法治教育和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教育与实践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强了他们的动手、动脑和沟通能力,也增强了规则意识、纪律意识和法治意识,从而促使他们尊法、守法、用法。沿口初中校长易行谈道,在多年的法治教育中,学生长期受到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法治教育,通过长期的坚持,他们的思想、行为变化很大。

学校2016级学生唐璐昀在景点游玩时,在观光车上捡到了一个内装5000元现金的皮包。在当时人流拥挤的现状下,就算他偷偷把钱拿走,也不会有人发现,他却抵抗住了天上掉馅饼的诱惑,坚持在原地等待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失主回来寻找,才把皮包原物归还。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极大反响,孩子也因为小小年纪拾金不昧的品质,登上了当年的广安好人榜。这件物归原主的美谈,自然有孩子品质高尚的原因,也少不了学校平日的引导和教育。

许多违法犯罪活动是从恶习开始养成,所以针对学生的法治教育,我们更重视《中学生守则》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规则教育,从小事见大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易行表示。

2022年,武胜县人民法院到全县各个学校共计举办模拟法庭活动14次。活动主要形式是让同学们扮演民事案件庭审中审判人员、书记员、原告、被告,刑事案件庭审中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等不同角色,模拟法庭结束后,法官还会对同学们一一讲解法袍、法槌、法徽所象征的意义,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庭审现场,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一颗法律的种子。

因为低龄化犯罪现象突出,法定刑事责任年龄降到12岁。模拟法庭'让学生了解庭审流程,让他们明白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养成学法、守法、用法、尊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县人民法院关工委负责人李卫东认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避免许多没必要的错误。

在他经手的许多民事案件中,关于未成年人的案件几乎都是法治意识薄弱造成的后果。比如,在一所学校里,男同学之间因为口角之争,双方动手造成伤情,已经上升为民事案件,甚至需要学生出庭的情况,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看见那些一开始满不在乎的孩子崩溃、懊悔的表情。这些学生集中在1215岁,他们在动手的时候只觉得这个行为是和同学之间的纠纷,根本没有想到后果会如此严重。因此除了模拟法庭,县人民法院还联合关工委开展了刑事责任年龄宣誓活动、法院(法庭)开放日、普法宣传讲座活动,面向全县50余所学校编写并录制了开学第一课《预防青少年性侵法治专题讲座云课堂》。我们希望借此在全社会营造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耳濡目染——营造“氛围感”

近十年来,武胜县关工委创建授牌六零村(社区)200多个,占到村(社区)总数的40%以上。村里的生活环境是否和谐,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谢吉钊曾在多年调研工作中看到,因为口角之争或者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村民恶意上访、扯皮,对周边影响非常不好;还有家长带头对长辈呼来喝去,不尊重老人,孩子也有样学样,让人痛心。因此,营造一个和谐氛围,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武胜县关工委的重要工作

以法治副校长为例,曾任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的谢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从《人民日报》上得到灵感,在全县普及法治副校长概念。后来组织县关工委工作后,推动法治副校长覆盖全县学校,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知法懂法的平台。

现在不遵守规则的学生很少,反倒是家长可能会违规。易行表示,家长的不规范行为一直是困扰学校法治教育、规则教育的难题。他不只一次看到,学校放学时,孩子站在马路一边等红绿灯,家长在对面骑着摩托车等着,先不论这种车是否能够载人,只说当时家长为了赶时间,大声呼喊学生过街的做法就很不妥当:你赶紧跑过来嘛,没关系!听到这种催促的话语之后,学生往往左右一看,在车辆不多的时候就会往家长方向跑去,亲眼可见这个行为比较危险,对学生自己和来往车辆都会有影响。

本来在学校里学得很好,结果一放学被家长一引导就忘了。这是让易行非常头痛的问题,家长行为不规范,自己无所谓,却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因此,从本学期开始,沿口初中尝试将每次法律条文讲解内容发到QQ群、微信群和公众号,引导家长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营造法治氛围感也是县人民法院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学生在参观人民法院时,李卫东和其他工作人员会带着孩子们去法庭,给他们讲解布局设施和人员的日常工作,我们会讲解一些真实案件,让那些平时不了解法律的孩子感受到法律并不是纸上谈兵,是真实的、身边的事情。

立好标杆——让青少年大步前行

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意义在哪里?在每一个课堂、参观、讲解的场景里。

烈日炎炎,五老顶着酷暑在校园空地搭起长桌,摆上一排《民法典》,给孩子们讲解上面的内容。学生们有的好奇翻阅、有的聚在一起小声讨论、有的大方上前询问:爷爷,这一条是什么意思啊?无论他们记得多少、看到了多少,《民法典》已经在他们心中埋下种子,静待发芽。

本庭现公开审理的是原告张三与被告李四、武胜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武胜支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模拟法庭上,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等振振有词,条理清晰地阐述案件过程和缘由,在坚决捍卫法律的同那时争取应有的权利。

沿口初中发现有学生抽烟,学校按规定予以警告,情节严重者予以严重处分,并告红家长全较通级,老师也会伽强对他们的教警示。经之后,几乎所有的违规学生都能通过良好表现,在一年之后撤销处分,顺利

法治教育是起点,是青少年走上正确人生道路的护栏,因此,它的存在才那么重要。

武胜县每年由法治副校长(导员)举办法治讲堂200多场次每年由各级关工委组织的法治进校园活动100余场次每年接受社会法治进校园教育的师生达10万余人次,参与宣誓的中小学生5万余人次;近8年来,县关工委受县检察院委托帮教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16其中15人都免于刑事起诉谢吉钊细数武胜县这些年的法治教育成果,有欣慰、有感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武胜县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宣誓”“模拟法庭、法治宣讲进校园等活动都是法治教育的碎片化体现,在其中有思考、有行动,人脑人心。他们将引导一代代青少年在人生道路上始终选择最正确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