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四川巴州:“三个三”抓好党建带“关建” | 参评项目 | 通讯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袁铭涛、徐晓莉 | 编 辑 | 文字系列(连续、组合)报道和广电作品不另报编辑 | |
刊播单位 | 共产党员网 | 首发日期 | 2023年4月4日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广电作品填报频率、频道以及栏目名称 | 作品字数(时长) | 1350 | |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 主要讲述了巴州区关工委工作的经验做法,体现在“三项保障”“三个突出”、“三优目标”三个方面。巴州区关工委以强基固本、服务中心大局、立德树人、扶弱济困、宣传推广等为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走深走实。 | |||
采编 过程 | 笔者搜集翻阅各乡镇(街道)关工委和区关工委成员单位的工作总结,在此基础上驱车前往以水宁寺镇、鼎山镇为代表的乡镇关工委进行实地调研,并采访了乡镇关工委执行主任、五老代表和困境儿童代表后,撰写成文予以宣传。 | |||
社会 效果 | 宣传推广了巴州经验,有力推动了全区关工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巴州关工委,增强了巴州关工委的影响力和作用,使其他读者深受启发。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年6月27日 |
近年来,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着力强化“三项保障”、做到“三个突出”、实现“三优目标”,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和品质建设,我区受邀在“中国关工委成立30周年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区关工委连续4年被表扬为全省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加强“三项保障”,推动“关建”工作夯基础、固基本。一是以组织保障“干事有人”。强化党的第一属性,选优配强区关工委班子,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本级关工委主要负责人。纵深推进头雁领航“十百千”书记项目,296个村(社区)全面实现党组织负责人、关工小组负责人“一肩挑”,发动4862名“五老”志愿者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二是以机制保障“理事有规”。将关心下一代工作写入党代会报告,作为区委常委会重要议题,经常听取、经常研究、经常过问各类事项。不断健全区乡“关工委+老干党支部+老年协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构建“大关工”格局。建立“五老”人员动态调整、先进典型定期表扬等制度,切实激发“五老”志愿者工作动力。三是以渠道保障“办事有钱”。坚持“向上争一点、财政给一点、爱心筹一点”方式多方面筹措工作经费,每年按照区本级30万元、乡镇3万元、村(社区)3千元给予经费配套,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围绕“三个突出”,推动“关建”工作接地气、冒热气。一是突出服务中心聚合力。结合“群众诉求大起底”,创建老党员(老干部)工作室6个,常态化坐班开展群众工作,化解涉及青少年矛盾纠纷216个。结合乡村振兴、教育强区等全区重点,组织22支“五老”志愿服务队,开办各类培训1200余场次,“老带新”“传帮带”工作走深走实。二是突出培根铸魂守初心。通过区委教育工作会、青年工作会、少年夏令营等方式,教育引导青少年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深入开展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法治教育活动130余场次,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牢固。三是突出扶弱济困助成长。精准完善孤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重病重残儿童数据库,全面梳理兑现各类优惠政策45项。积极争取团省委“我的大学”希望工程、廖栋成奖学金、义乌帮扶等助学助困项目11个,扎实开展“暖冬慰问”“金秋圆梦”等关爱行动,近三年累计走访慰问困难儿童2300余人次,资助贫困生入学895人次。创新开展“五老”志愿者与返创青年结对帮扶,协调贴息贷款350万元,解决创业青年发展困难120余个。
紧盯“三优目标”,推动“关建”工作开新局、谱新篇。一是培优氛围。积极对接、主动邀请省市关工委老领导和市委领导,参与青少年成长成才行动13次,促成巴州籍在外企业家杨和平慈善捐款500万元,协调青诚医院、华兴建筑等企业捐资200余万元,带动和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二是创优品牌。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余热,打造“银耀巴州·关爱有+”特色关爱品牌,服务“一老一小”,相关做法被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探索采取“互联网+”方式,开设未成年人工作宣传专栏,枣林镇救助患病儿童活动单条阅读量高达“10万+”。三是选优典型。持续抓好榜样引领,田顺荣等5人被评为省级或以上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5个基层关工委被全省通报表扬,杨可为被授予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水宁寺镇“精准关爱困境儿童”经验做法被全国推广。
https://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511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