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内江首次全覆盖慰问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社会散居孤儿 | 推荐单位 | 内江市关工委 |
作 者 (主创人员) | 张小丽 | 编 辑 | |
刊播单位 | 内江日报 | 首发日期 | 2021.01.27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7版 | 作品字数 (时长) | 862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本文从一次寒冬送温暖活动入手,引入一个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个体得到关爱的实例,由点及面,反映内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内江市民政局、内江市未保中心聚集儿童保障领域的热点、难点,高度重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社会散居孤儿的关爱服务工作,勇于创新关爱模式,不断提升工作精细化水平,努力将温暖送给每一个最需要的孩子。 同时,考虑疫情防控时代背景,这次活动不搞集中慰问,所有对象均实行点对点上门慰问,这既是疫情下开展工作的一次创新,也体现出部门工作者的人文关怀。 | ||
采编过程 |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深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中,全程见证并记录工作人员点对点上门慰问,详细记录了诸多细节,如,孩子试穿新衣不肯脱下来,拉着工作人员的手一起阅读课外书,临别时目送工作人员离开,久久不肯进屋等,反映慰问活动带给孩子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同时,仔细观察慰问品,如每一份礼包上都贴有孩子的名字,里面的新衣、课外读物、学习用品和口罩都与孩子的身高、年龄相匹配等,反映出部门工作者的良苦用心和对孩子真真切切的爱。最后,记者采访了活动组织方,介绍了活动的基本情况和独创性,提炼主题,综合成文。 | ||
社会效果 | 在社会上营造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社会散居孤儿被关爱的浓浓氛围,让孩子们在被关爱的同时,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同时,首创全覆盖式慰问和点对点上门送温暖,也为疫情下党委政府开展相关工作作出了有益探索,提供了参考。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2年 月 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小超和工作人员一起翻阅新书
1月25日,隆昌市古湖街道罗星村8组,7岁的小超(化名)收到一份特别的新年礼包,里面有御寒的新衣服,有课外读物和水彩笔,还有口罩、消毒湿巾、防疫手册。
小超的父母都是二级残疾人,小超自小便跟着奶奶一起生活,是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当天,内江、隆昌两级民政、未保部门工作人员走进小超家,开展“暖冬助梦 点亮微心愿”寒冬送温暖慰问活动。这项活动由内江市民政局、内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内江市未保中心联合开展,主要面向全市700余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社会散居孤儿。
拿到礼物的小超,迫不及待脱下外套,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穿上崭新的冲锋衣,拉上拉链便不肯脱下来,还拉着工作人员的手一起阅读课外书。临别时,小超和奶奶站在门口,目送工作人员离开,久久不肯进屋。
内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社会散居孤儿是社会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目前相关保障体系虽已初步成型,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社会散居孤儿服务体系尚处在探索阶段。这些孩子普遍缺乏关心和关爱,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本次活动旨在收集并实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社会散居孤儿的微心愿,通过走访慰问并赠送御寒物资、文体用品、防疫物资等助力其健康成长,让孩子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记者注意到,每一份礼包上都贴有孩子的名字,里面的新衣、课外读物、学习用品和口罩都与孩子的身高、年龄相匹配。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内江首次开展针对全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社会散居孤儿的全覆盖式慰问活动。活动之前,市、县(市、区)两级民政和未保部门对全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社会散居孤儿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和摸底,以确保不漏一人。
根据摸底数据,这些孩子最小的1岁,最大的23岁(仍在上学)。市未保中心工作人员“量体裁衣”,为每个孩子均订购了符合他们身高、年龄的衣服、课外读物、学习用品和防疫物品。
为配合疫情防控需要,本次慰问活动的物品不进行集中发放。接下来,市、县(市、区)两级民政和未保部门将持续开展入户慰问,把礼物逐个送到700余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社会散居孤儿手中,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过一个温暖、有意义、安全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