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隆昌市持续实施“心理关爱百千万行动”——“绽放灿烂的生命之花” | 参评项目 | 消息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陈丽 | 编 辑 | ||
刊播单位 | 《关爱明天》2月刊 | 首发日期 | 2023年2月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热点——典型经验 | 作品字数(时长) | 1181字 | |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 该作品语言生动流畅,亲切自然,以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案例为切入口,着重介绍了隆昌市关工委“心理关爱百千万行动”关爱品牌活动开展情况、具体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关爱成效等内容,充分展现了关工委汇聚关爱合力,实施“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爱作用。 | |||
采编 过程 | 通过现场采访等方式,经后期编辑而成。 | |||
社会 效果 | 为汇聚关爱力量、广大“五老”充分发挥优势作用、深入开展青少关爱培养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年 月 日 |
2022 年 11 月 22 日,隆昌市关工委办公室接到古湖街道一名学生家长的求助电话。“这名家长告诉我们,自己孩子近期在家中不愿意跟大人交流,并出现逃学厌学情绪,希望我们能安排专业老师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隆昌市关工委执行主任周仁贵回忆道,接到电话后,市关工委立即会同市教体局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安排心理教师与孩子电话沟通1次、面对面咨询2次,最终打开了孩子的心结。“后期我们还会跟踪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希望孩子能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周仁贵说。
据周仁贵介绍,2014 年初,在一次春节走访慰问活动中,五老们发现一名留守儿童因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出现轻度抑郁。从那时起,隆昌市关工委就开始重点关注农村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短板问题。通过深入各中小学校实地座谈调研,围绕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突出问题、师资力量、心理辅导室硬件设施等实际情况,隆昌市关工委培塑“心理关爱百千万行动”活动品牌,整合教育、卫健、民政等有关部门力量,组织专业心理志愿者队伍深入学校,开展“我的青春我做主”“阳光心态,灿烂人生”“撒播珍爱,让留守儿童在守望中快乐成长”等心理健康助导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班级心理辅导课、心理体验活动课、特殊学生一对一心理疏导等形式,为学生、教师、家长开展心理健康助导,并积极为学校争取资金项目助力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截至2022 年年底,隆昌市心理健康助导进校园活动已开展 93 场次,实施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项目 2 个,为2万余名青少年、1000余名学校教师送去心理关怀,为 500 余名学生家长送去科学家教讲座。“接下来,市关工委还将持续开展这一品牌活动,努力实现‘心理关爱百千万行动’心理健康助导进校园活动全覆盖目标。”周仁贵说。
“三个一”扎实推进“心理关爱百千万行动”
壮大关爱力量,建立一支志愿队伍。通过与隆昌市教体、民政等部门联动协调,收集在编在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信息,动员并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专业过硬、充满爱心的心理健康助导工作专业队伍。这支志愿者队伍大多是具有专业心理资质的一线教师,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体会。隆昌市关工委、市教体局还每年联合举办一期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培训班,对一线教师进行心理咨询专业学习培训,有效壮大志愿者队伍力量,不断提升心理健康助导实践能力和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搭建一座真情桥梁。隆昌市各级关工委组织通过调研摸排,以扶弱助困“老少牵手行动”活动为载体,仅2022年就入户走访、面对面谈心谈话及电话关爱354人次,通过思想上教育引导、生活上帮扶助困、心理上深度关爱给予重点关注,力求做到特殊帮扶一个不少、关爱到位不走“过场”。
提升品牌效应,完善一项帮扶机制。将“心理关爱百千万行动”工作品牌与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与隆昌市心理援助工作相结合,对学生、教师及家长实施精准帮扶,合力帮扶,重点帮扶。
“构建我的团队”辅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