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光炯纪念馆成为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日期:2024-06-26 22:44:00 来源:本站 浏览:1662次


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侯光炯纪念馆成为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参评项目

消息

  

(主创人员)

宋成均、杨智秋

   

文字系列(连续、组合)报道和广电作品不另报编辑

刊播单位

新华社

首发日期

2023年12月21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

作品字数(时长)

545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文章通过报道侯光炯纪念馆成为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介绍侯光炯院士的科学家精神以及纪念馆的整体情况,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号召了更多社会各界传承和弘扬侯光炯院士的科学家精神,激发了青少年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热情。

采编

过程

作者亲身参与了这项工作,并且通过查找资料,个人访谈等形式获取了真实的一手资料,详细报道了长宁县侯光炯纪念馆被授予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称号的仪式过程,并让社会各界再一次深入了解侯光炯院士的光辉事迹。

社会

效果

文章报道了长宁县举行的侯光炯院士纪念授牌仪式,全面介绍了侯光炯院士的生平和成就,深入宣扬了他所代表的科学家精神,上百万人阅读,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    


侯光炯纪念馆成为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12月21日,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宜宾市长宁县侯光炯纪念馆举行。该馆也成为长宁县首个经四川省关工委审核命名的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作为我国土壤科学界的重要人物,侯光炯院士被誉为“大地之子”,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弘扬并传承侯光炯精神,长宁县建立了侯光炯纪念馆,馆内陈列了200多件侯光炯生前的工作笔记、科研手稿、实验物件、著作文献、获奖证章等藏品。这些藏品见证了侯光炯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服务“三农”的一生,是中国科学院和西南大学极为珍视的院士文化遗产。

展厅以“探索土壤奥秘的人”为主题,分“报国之志,效国之行”“独辟蹊径,创立学派”“严谨治学,成果丰硕”“精心教学,诚心育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桑榆晚景,蹲点长宁”“风范长存,高山仰止”七个篇章,详细讲述了侯光炯的感人事迹,鼓舞参观者传承先辈精神。

授牌仪式上,宜宾市关工委执行主任陆振华指出,“基地要深刻认识科学家精神的价值引领力,用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接续奋斗。宜宾市要运用好教育实践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培养有理想、守初心、有能力、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矢志不渝建设现代化宜宾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