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创新“红色讲堂”载体,激活红色基因

日期:2024-06-27 16:08:00 来源:本站 浏览:1618次


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自贡:创新“红色讲堂”载体,激活红色基因

参评项目

消息

  

(主创人员)

策划:余灵

记者:张婉霞、刘泉

   

李永蕾


刊播单位

自贡市广播电视台

首发日期

2023年12月23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综合广播 《盐都你早》

作品字数(时长)

4分48秒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自贡市关工委通过创新红色讲堂载体,让更多青少年深入了解红色文化。 成立红色小小江姐员队伍、打造红色教育基地、让孩子和五老志愿者挖掘红色故事、追溯红色记忆,感受百年革命历史的温度和振兴发展的脉搏。 让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更好地体会红色文化的恒久价值。

采编

过程

记者通过现场实地采访亲身感受,和江姐故居小讲解员以及家长,还有市、区关工委负责人进行交流,  感受到了自贡的红烧肉教育提升了红色资源的传播范围和感染力。

社会

效果

作品选题重大,关注红色资源、革命人物或红色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生动展现了自贡关工委用新形式来传承红色基因,为青少年打下了良好红色根基,社会反响好。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627


自贡:创新“红色讲堂”载体,激活红色基因


【出宣讲录音】

听众朋友,这是大安区江姐小学五年级的陈丹婷,在江姐故居做讲解员,是自贡市关工委近三年来倾力打造的一个关爱工作品牌。近年来, 市关工委以盐都英烈事迹为基点,深挖本土红色资源,倾力打造红色讲堂,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勇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市关工委邓科介绍【出录音】“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自贡红色资源得天独厚。” 我们将相关工作纳入中长期规划,全面推进红色纪念资源挖掘、利用、保护,潜心立德树人,引导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录音止】

说起在自贡市大安区江姐小学读五年级的女儿陈丹婷的变化,爸爸乐得合不拢嘴: 【出录音】“自从当上江姐事迹陈列馆的小讲解员,娃儿变化很大:干家务变得勤快了,回家做作业不拖延了,家里家外更有礼貌了。”【录音止】

2021年开始,市关工委牵头已经在江姐故居开展多场以“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岩精神”为主题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陆续推出了党史课堂、红色研学、红色剧本体验、军事训练、农耕体验、植树活动、盐雕课堂、“小小讲解员”、红色文创、读书分享会等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截至目前,江姐故居教育基地已累计接待游客70.多万人, 研学团体882个, 基地获得了全国博物馆名录, 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 成为自贡市红色旅游的一张耀眼名片。

今年以来,贡井区关工委、统战部等部门结合基层实际,在深入挖掘本地统战资源、探索红色教育上笃学实干,在贡井老街南华宫内创新打造“抗日献金运动” 教育基地, 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个以“抗日献金运动”为主题的统战爱国教育基地,馆藏藏品100余件,见证了自贡抗日献金运动的辉煌历史。

 贡井区关工委还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加强关工委阵地建设,全区共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农村书屋、乡村青少年宫等阵地120个,成为青少年周末和假日开展课外教育、社会教育、阅览书籍的好场所。贡井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正荣 【出录音】我们还联合了市五医院在学校打造了“一中心五基地”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常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先后打造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法治关爱伴成长”“家长学校”“五无两有”等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工作品牌。【录音止】

今年市关工委“红色讲堂”开展宣讲、文艺演出170多场,各级关工委开展各类宣讲报告1000多场,受益青少年15万多人次。大安区关工委打造的“江姐讲堂”, 被国家教育部、开放大学评为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荣县关工委依托春泥园“五老”培训基地,举办“红色讲堂”、“金色讲堂”和“银色讲堂”,宣讲工作更加接地气。自流井区依托卢德铭故居打造“德铭讲堂”, 宣讲报告活动50多场,受教青少年5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