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20多名孩子参与木林森 成长计划活动 | 推荐单位 | 绵阳市关工委 |
作 者 (主创人员) | 刘祥 | 编 辑 | 李琳 |
刊播单位 | 绵阳晚报 | 首发日期 | 2020.9.23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第5版 关注 | 作品字数 (时长) | 870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由绵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绵阳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主办的木林森成长计划在三台县鲁班镇初级中学举行。本期营会活动主题为“探索自我、珍惜生命”,共有22名孩子参加活动。 | ||
采编过程 | 绵阳市关工委现场采编 | ||
社会效果 | 木林森计划项目始于2016年,着重于关注事实无人扶养儿童。帮助事实孤儿发掘自我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发动全社会为事实孤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直接受益的事实孤儿儿童200余人,间接受益人群上千人。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1年 月 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 ![]() |
孩子们集体参与营会活动 本报讯(李琳 文/图)9月19日,由绵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绵阳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主办的木林森成长计划在三台县鲁班镇初级中学举行。本期营会活动主题为“探索自我、珍惜生命”,共有22名孩子参加了本次活动。 木林森项目从2017年8月开始,在分析事实孤儿的成长需求、物质及情感缺乏的背景下实施,着重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项目自成立以来,围绕“团队力、创造力、沟通力、自尊力、耐挫力”五大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设计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同时借助心理测评、成长日记、观察记录等为孩子建立心理成长档案,记录孩子“木—林—森”的成长过程。 今年木林森项目在去年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将原来每月一次两天一夜周末营升级为“活动+家访”模式,走进农村、走到事实孤儿身边,通过一天的主题营会带领孩子发掘自我潜能,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9日9:30,孩子们陆陆续续地由家长陪送到学校。在进行“青蛙过河、大风吹、小风吹、花样握手”等热身活动后,孩子们很快投入到活动中。随后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自己的过去、现在以及期待的未来进行了自我梳理,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期许一笔一划写在了折好的卡纸上,做成了一本类似古代奏折的“折页书”。这个活动有利于孩子们对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自我本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确立对未来的目标和期待,然后更好地从现在开始做出实际行动去不断提升自己。 午间休息时间,孩子们还进行了“房树人绘画”,通过绘画、观察等环节清晰直观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其无声无形无害的摸排和预防有很大的作用。 之后安排营会主题活动,生命教育“我的五样”的心理游戏,让孩子们打开心扉,提升孩子们的耐挫力,有利于孩子们懂得珍惜当下他们所拥有的东西。 活动项目负责人李佳灿介绍说:“本次主题活动主要是折页书和我的五样心理游戏,一方面是想让孩子们对自我进行探索,让他们学会了解自我、发掘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是期望孩子们对于生命教育有一定的思考,直面内心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人事物,从体会失去它们的难过这种感觉去懂得回归当下,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