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102.7内江交通广播 高考心理疏导访谈节目《阳光心态 笑迎高考》《智慧家长 相伴高考》

日期:2024-06-25 15:52:00 来源:本站 浏览:1629次


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阳光心态 笑迎高考》《智慧家长 相伴高考》

参评项目

新闻访谈

  

(主创人员)

孙倩 钟玲 项月思

   


刊播单位

内江广播电视台

首发日期

2023年6月5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FM102.7内江交通广播

高考心理疏导访谈节目


作品字数(时长)

30分31秒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该节目作为一档专注于心理健康领域的访谈节目,以深度访谈的形式,邀请具备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的专家老师。对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建议,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帮助考生和家长缓解焦虑情绪,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高考。 

该节目具有及时性与针对性、专业性与实用性,节目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学习技巧、心态调整、时间管理等多个方面,为考生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采编

过程

1、联系心理咨询嘉宾,确定访谈对象;

2、编写访谈稿件内容,确定嘉宾访谈对话问题;

3、邀请嘉宾走进直播间与主持人进行节目录制。

社会

效果

高考是每年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该节目的推出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认可,通过媒体的传播,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不仅能够帮助高考生和家长应对考试压力,还能够提高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和认识度,促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625



FM102.7内江交通广播 高考心理疏导访谈节目《阳光心态 笑迎高考》《智慧家长 相伴高考》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临近了,为帮助学生调节好备考心态,营造良好的考前氛围,学习科学的心理学知识,用积极和谐的心态迎接高考,我们FM102.7内江交通广播邀请了专业的心理老师,为同学们和家长们准备了高考心理疏导特别节目,希望通过我们的节目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们学会自我调整,以科学积极的心态去迎接高考,为同学们的高考保驾护航。

为心灵把脉,助力青春通关。在临近高考的备考过程中,有部分同学有各种各样的担心,担心自己高考发挥不好,考不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担心自己目前的复习状态不能很好备考,担心自己的情绪会影响学习等等。还有同学认为,感觉别人的状态都非常好,就自己的状态不行,从而引发各种焦虑。本期节目,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四川省应用心理学专委会副秘书长陈彦宏副教授来到节目当中,给大家来聊一聊关于高考减压的那些事儿?给大家介绍关于高考的一些心理学研究、高考常见的心理困扰表现、影响考试的因素分析、考生如何调整心态、考生如何应对考前失眠问题、如何应对考试中的走神现象和高考突发事件应急攻略。

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态迎考,对于考生们来说是一场考验,对于家长朋友们,更是一场考验。高考,对于每个高三学子来说,都是一场决胜千里的战役。那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助力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重要的时刻呢?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能更好的应对临考前的各种情绪和心理问题,本期节目中,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专业教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业委员、四川省心理协会委员鞠晓蕾博士做客到节目中,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支持孩子的高考备考?父母如何做一个情绪稳定的陪考者、家有考生的家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和考生沟通、以及面对天天模考的这种特殊时期,考生和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通过两位专业心理老师的讲解,让考生和家长朋友们都能够学会自我调整和做好心理准备,积极迎接高考,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



附:以下为节目同期声




FM102.7内江交通广播高考心理疏导访谈节目

《阳光心态 笑迎高考》《智慧家长 相伴高考》

片花:为心灵把脉,助力青春通关。欢迎收听FM102.7内江交通广播高考心理疏导特别节目——《阳光心态 笑迎高考》。

主持人小倩:为心灵把脉,助力青春通关。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倩,您正在收听到的是FM102.7内江交通广播高考心理疏导特别节目——《阳光心态 笑迎高考》。在临近高考的备考过程中,有部分同学有各种各样的担心,担心自己高考发挥不好,考不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担心自己目前的复习状态不能很好备考,担心自己的情绪会影响学习等等。还有同学认为,感觉别人的状态都非常好,就自己的状态不行,从而引发各种焦虑。今天的节目,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四川省应用心理学专委会副秘书长陈彦宏副教授来到节目当中,给大家来聊一聊关于高考减压的那些事儿?陈教授,您好!欢迎您的到来。

陈彦宏教授:主持人,您好,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一、关于高考的一些心理学研究

1.对高考“状元”的研究

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3.“瓦伦达效应”的启示

4.人体生物节律对人的影响

主持人小倩:陈教授,那一般考生们最常见的心理困扰或者说是心理焦虑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陈彦宏教授:二、高考常见的心理困扰表现

1.平时考试不错,大考却发挥失常;担心辛辛苦苦复习的东西,到考试一慌全忘记了;辛苦的努力却换不来理想的成绩,眼看别人都在进步,自己却原地踏步

整天慌乱不安,东抓西抓,不知道该复习哪门好……

2.紧张;焦虑;急躁;担忧;不安;恐惧;自卑;浮躁

三、影响考试的因素分析

考试焦虑-高考最大杀手

考试焦虑是由考试引起的神经紧张状态,它对考试会产生以下影响:

分散和阻断注意过程——发呆,看不进去;

干扰原有知识的回忆过程——脑袋里空空如也;

瓦解整个思维过程——平时拥有的比较、分析、 综合、抽象及概括的能力在此时发挥不出来。

主持人小倩:那我们的考生们该如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呢?比如说,可以通过那些方式或者是行为能够让自己的心理压力减小,能够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呢?

陈彦宏教授:四、如何调整心态(心理减压与情绪调节)

1.不同聚焦 2.学会心理暗示

(1)心理暗示的小实验(双手上下浮)

(2)心理流血催眠实验

总结:如果个体经常给予自己消极的暗示,严重地会影响到自身的生理反应。

 现在你是否意识到消极暗示的危害了吗?那就赶快给自己重新设计一些积极的考前暗示吧!   坚决杜绝用“完了”、“我糟糕透了”等这种消极的语言暗示自己。

积极的暗示

① 我一定行

② 昨天我在……方面又有进步,我今天的目标是复习习……

③ 该学时学,该玩时玩,我的心情会更好!

④ 我一定要做到!我一定能做到!”

⑤ 我喜欢挑战

⑥ 我非常平静

⑦ 我知道我记住了

⑧ 天生我才必有用

⑨ 我睡得香、我玩得好、我学得愉快

⑩ 我的状态越来越好!

误区:我不会焦虑;我不怕考试

3.学会自我放松(放松训练法

呼吸放松法:一吸二憋四呼

渐进式放松法:绷紧、放松、体会感觉

想象放松法:草原、大海等(学会自我催眠)

4.系统脱敏法

当你觉得紧张的时候.把自己担心在高考上可能出现的情形全都列出来.怕难题.怕考试气氛.怕自己不如别人得的分高.然后从最轻的开始打分.按各项依次排至最怕的情形.0.2.4.6.8……从最轻的开始想象当时的情形.再按上面的方法自己放松.再放松.这样多次结合.一直做到最怕的情形.这样害怕的事物通过放松就会慢慢地消失.一天可做一至二次.

5.学会管理情绪

及时排解负面情绪

可以创造出一种情境,表达、发泄自己被压抑的负性情绪,如愤怒、压抑、紧张、焦虑等,通过心理宣泄达到心理平衡。

宣泄的途径注意

 

主持人小倩:陈教授,那如果有部分考生在考前有失眠的症状,这个有没有什么具体好的方法可以解决呢?

陈彦宏教授:考前失眠怎么办?

    第一种方法:上床后熄灯躺下仰卧,先做3至5次深呼吸,然后想象在黑暗中有一个不太亮的白点,集中注意力控制这一想象中的白点进行缓慢的圆周运动50次,再换成缓慢地勾画五角星轨迹50次。如果感到改变不大,则重复上述意念运动程序数次,然后再进行两次深呼吸。每进行一次深呼吸,对自己进行一次暗示“我已经睡着了”。这样就可以起到诱导入睡的效果。

第二种方法:躺在床上,不必刻意入睡,让自己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不要过分关注自己是否入眠,可以想一些轻松的事情;告诉自己一定会成功的,不用焦虑。其次想象自己漂在水面上,告诉自己“我现在很舒服,很快就可以入睡了”。有了良性的心理暗示之后,情绪就会放松,入睡也就容易了。 

主持人小倩:哦,真的是学到了,老实说,我有时候也经常会失眠,回去我就试试这两种方法。其实除了失眠,还有一种情况在考生中也特别常见,那就是在考试的过程当中会突然就走神了,陈教授,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呀?

陈彦宏教授:如何应对考试中走神现象?

① 不必过于抗拒,避免非要控制住自己的想法。可以采取“微笑法”调整一下心情,对着影响自己的念头微笑一下,超越它的影响,绝大多数时间可以很快摆脱它;

② 如果仍然无法调整好,别怕浪费时间,用一两分钟把这个念头思考一下,从心理上结束它,同时,增加一点手部和肢体运动,两手互按,同时活动一下颈部和腰部等身体部位,就当作考中放松,并做5-10次深呼吸;

③ 重新仔细阅读走神时的题目,在心里读出强有力的声音来,暗示自己“这道题目本来也许会粗心,现在不会了!”;

④ 用笔在一些题目重点上做标记,并画图分析;

⑤ 参考考前制定好的解题线路,按部就班完成解题过程。

主持人小倩:在节目的最后,陈教授还有没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呢?

陈彦宏教授:7.高考突发事件应急攻略

① 考前失眠

② 赴考路上受伤

③ 打不到车、塞车

④ 找不到考场

⑤ 准考证不见了

⑥ 忘记带文具

⑦ 晕场

⑧ 去哪儿午休

主持人小倩:好的,今天非常感谢陈彦宏教授能够来到节目当中,给我们分享了这么多关于高考如何减压的心理知识,真的是干货满满,当然也希望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尤其是考生们能有所收获,祝所有考生们都能考出优异成绩。再见!

《智慧家长 相伴高考》

片花:为心灵把脉,助力青春通关。欢迎收听FM102.7内江交通广播高考心理疏导特别节目——《智慧家长 相伴高考》。

主持人小倩:为心灵把脉,助力青春通关。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倩,您正在收听到的是FM102.7内江交通广播高考心理疏导特别节目——《智慧家长 相伴高考》。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态迎考,对于考生们来说是一场考验,对于家长朋友们,更是一场考验。高考,对于每个高三学子来说,都是一场决胜千里的战役。那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助力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重要的时刻呢?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能更好的应对临考前的各种情绪和心理问题,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专业教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业委员、四川省心理协会委员鞠晓蕾博士做客到节目中,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支持孩子的高考备考?鞠博士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节目当中!

鞠晓蕾博士:主持人,您好,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备考倒计时阶段,父母要做情绪稳定的陪考者

1、时刻保持头脑清晰

父母觉察到自己有情绪时,可观察自己的呼吸并让这种专注力保持一段时间。观察呼吸可以帮助头脑保持清晰,不被瞬间产生的大量情绪感受所影响,避免某些行为演变成为冲突。

2、避免思维的“反刍”

父母要避免总是想着“他心思不在学习上”“成绩下降就是因为他不努力”……可以试着改变对孩子的负面评价,看到他的优势与潜能。如果只是一次发挥不好的科目,那应该相信孩子之后可以考出真正水平。如果是经常发挥不好的科目,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绩浮动的原因,找到问题症结。

3、接纳孩子的情绪

考试成绩的波动可能导致孩子有一些情绪,父母要认识到这些都是正常反应,要多倾听、少说教、不横加指责,多给孩子鼓励和积极反馈;适时调节自己的情绪,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支持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陪伴,满怀信心,轻松迎考。

主持人小倩:鞠博士,家里面有考生的家庭,家长首先要做什么呢?

鞠晓蕾博士:家有高考生,父母需要给孩子适当的陪伴 。临近高考,大部分孩子和父母会处于紧张和压力的氛围中。父母希望孩子学习有方法,取得好成绩,孩子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能收获满意的回报。
    然而,面对未知的未来,期望越大,受挫时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也越多。虽然双方目标一致,却因处境、方法与思考角度不同,在沟通中往往会引起误会、抱怨与不满情绪,从而适得其反。
    孩子全力以赴冲刺高考的这段时间,父母若想给孩子适当的陪伴,建议在学习中尝试后退,把选择权给予孩子;在生活中尝试并行,把尊重给予孩子;在交流中尝试前进,把希望给予孩子。

主持人小倩:大家都知道,高考备考的过程中,大小考试几乎是家常便饭,有的时候甚至是天天都要考,那我们该怎么度过这样的特殊时期呢?

鞠晓蕾博士:高三各类模拟考试接踵而至。高考是人生中一次重要考试,它不是考生一个人的事,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做好充分准备。高三生要知道让家人参与到高考准备中,对家人来说也是一种安慰,要学会利用家中每个人的优势帮助自己,感受全家共同努力带来的愉悦。
    要正确认识模拟考试的意义,在于用正规的流程、标准的形式、严格的方式对高考进行全面演练。模考后,家人要共同分析才能凸显效果。通过了解考生在整体中的表现,合理、客观做好新定位,重新审视和思考冲刺目标;通过认真梳理错题与易混淆概念,知晓备考中的知识漏洞与不足,回归书本找到问题症结;要察觉模考前、中、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调适方法,将焦虑状态调整到最佳。
精准的模考经验分析,团结的全家合力助攻,更能让考生正确认识自我,坚定必胜的信念,让备考更有方向、更有动力、更有节奏、更有把握。

主持人小倩:那作为家长,在高考备考的时期,到底该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和孩子沟通才是最有效的呢?

鞠晓蕾博士:这个问题很好,这个肯定也是我们听众和家长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父母要慎重选择和孩子沟通的时机与内容。
    从沟通时机上看,孩子很累,或者情绪不好的时候先不说,可以选择孩子想说时,或情绪相对稳定时再沟通。
    从沟通内容上看,孩子听了会反感的尽量少说或不说。高三生可能比较反感以下几类:对于生活起居过分关心;以父母自身经验盲目指导;一件事情重复多次;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或者总拿过去的成绩说事儿;嘴上说尽力就好,其实表露出期待很高……
    孩子最想听到的是父母多鼓励自己,多夸奖自己,最好能从具体的事情中看到优点,并且不吝表扬;喜欢听到父母说一些开心的事、正能量的事,可以诉说家常,也可以畅想未来。

主持人小倩:在节目的最后,鞠博士还有没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呢?

鞠晓蕾博士:总之,作为高三家长,我们在孩子备考高考的过程中,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关爱和鼓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心态,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分享压力,保持身心的良好状态,并给予他们信任和自由。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助力孩子度过高考,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主持人小倩:好的,非常感谢鞠晓蕾博士能够百忙之中做客我们的节目,也感谢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收听咱们的节目。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我们相信孩子们定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展现出更加辉煌的光芒!祝福所有考生们都能考出优异成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