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探寻“校家社”协同育人新路

日期:2024-06-28 20:11:00 来源:本站 浏览:1826次


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蓬溪县探寻校家社协同育人新路

参评项目

报刊.新闻专栏

  

(主创人员)

陈杨

   

刊播单位

关爱明天杂志社

首发日期

2023年8月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县区聚焦

作品字数(时长)

2875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作品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学校、社会缺一不可同样重要,引出蓬溪县以点带面推进的项目“呵护童心.健康成长”青少年关爱项目,再推广到全县120个村、60个社区、53个中小学校全覆盖家长学校,编制家长学校教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推动该项工作落地落实。

采编

过程

      蓬溪县关工委办公室主任陈杨全程参与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推进全过程,让“呵护童心.健康成长”青少年关爱项目“小春天关爱计划”“重孝德.传家风”的开展产生的良好效应,在文章中得到呈现。

社会

效果

      和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深度探索开展的“呵护童心.健康成长”青少年关爱项目的20名留守儿童,到“小春天计划”关爱项目的60名留守儿童,到家风家教活动全面铺开受益的4.8万余青少年,让青少年关爱工作得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推进。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    


蓬溪县探寻“校家社”协同育人新路



    “请问是关工委吗?我要反映个事……”去年4月的一天上午,一通电话打到了蓬溪县关工委办公室。打电话的是五老志愿者梁和平,他发现一名何姓留守儿童无人管控和照料,长期在医院滞留。据了解,该名儿童系小学四年级学生,父亲外出务工,母亲与父亲离异后外出,孩子出现了逃学、沉溺手机、夜不归宿、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

 

 项目化运作  实施精准关爱

该情况引起了县关工委执行主任曾焱的重视,他组织常务副主任陈树林、许继英等五老,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关爱事宜。会后,县关工委会同县智慧家教服务中心五老工作室,通过一个月的走访调研、情况摸排、队伍组建、活动筹备,正式启动蓬溪县“呵护童心·健康成长”青少年关爱项目。此项目由县关工委、县妇联、县民政局、县教体局、赤城镇关工委主办,县智慧家教服务中心五老工作室承办。参与活动的关爱对象以留守儿童、单亲、隔代监护家庭为主,通过家长报名、学校推荐、主办单位筛选的方式,最终确定了包括何姓留守儿童在内的20户家庭。

项目持续了近一年,5个部门、11名五老、4次协调会、130余次走访,有序推动项目实施。活动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分别举行了“当智慧家长·建幸福家园”等4场家庭教育讲座,“心手相牵 亲子共赢开学季”等3场亲子互动主题活动,“童心向党·喜庆双节”等6场主题教育活动,对20名孩子、26名家长进行教育引导、关爱帮扶。

去年9月12日,恰逢教师节和中秋节“双节”期间,志愿者组织了一场“中秋寄师情·劳动最光荣”亲子共融主题活动。活动中,孩子和家长一起共同包水饺、抄手,并进行了现场比拼,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通过活动树立了劳动意识,使家长和孩子加强合作、相互了解,增进了亲子关系。同年11月12日,一场专门为这20户家庭举办,为参与项目的青少年提供展示平台的“奋进新征程 童心向未来”联谊活动在县老年大学礼堂举行。小朋友和五老欢声笑语展才艺,即便是寒风瑟瑟的初冬时节,老少牵手的冬天都格外温暖。

今年5月14日,“呵护童心·健康成长”青少年关爱项目总结仪式隆重举行,总结、展示这一年来的收获。张欣(化名)每天坚持填写《好习惯手册》,她开心地说:“通过这一年江珍碧奶奶、向德明爷爷对我的关心和鼓励,我有了更多的好习惯,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家长马霄(化名)至今还记得,去年6月19日项目启动那天,他在心愿卡上写下了“希望孩子努力学习,成为有用的人!”“一年前,孩子性格孤傲、不融入团队,那时的我,为教育孩子感觉很焦虑。现在,孩子的改变很大,主动参加集体活动,懂得尊重老师、家长和其他同学。”

县智慧家教服务中心五老工作室负责人唐永惠感慨:“一年下来,有很多让我感动的事情。经常逃学的孩子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愿意到学校上课了,亲子关系有了很大改善;经常被父母体罚、语言打击的孩子,改变了好动、不专注的习惯;开始坚决不参加活动的家长,现在不仅自己参加,还支持家里老人带孩子参加。”

 

募集关爱资金  补足关爱后劲

近年来,县关工委全面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制定《蓬溪县深入推进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单位职责,成立“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宣传、政法委、教育、财政、民政、司法、卫健、文化、群团、关工委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体育局,负责日常工作。

在全县120余个村、60个社区、53所中小学校(含幼儿园)全覆盖成立家长学校,通过开展讲座、多种实践活动等形式,对青少年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中小学校健全了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搭建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家校沟通平台,进一步拓展校、家、社之间的沟通交流形式、拓宽沟通交流渠道,实现了家长学习的持续化、常态化。“这样家长更能意识到在教育中的问题,并找到化解和孩子矛盾的好方法。”县关工委执行主任曾焱说,为家庭教育发展激活了内生动力。

组织教师分段编写了小学、初中、高中家长学校教材,10余所学校自行编写了家长学校教材,推动“家风”“法治”“四史”“廉政”“科普”“国学”“劳动”等活动进校园,加强研学旅行、校外实践。结合蓬溪人文特色,特别是蓬溪县重点打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挖掘适合青少年的研学项目、完善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旷继勋纪念馆、四川红军第一村、红海、高峰山孝道园、天福红江现代农业产业园、高升油菜科普基地等开展研学实践、亲子公益活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近年来,利用社会力量协同育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包括会同群团组织、统战团体共同实施“小春天计划”,为60名低龄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儿童,免费提供兴趣爱好培训、课业辅导等活动支持,入选“小春天计划”后,将一直参加到小学毕业。支持县智慧家教服务中心建设成立五老工作室,开展了“重孝德·传家风”家庭教育宣传、党史巡回宣讲、关爱女童健康宣讲等活动500余场次,听众达4.8万余人。组织五老宣讲团成员开展“六进四讲”活动,与县检察院、县法院等多部门就推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协作机制建设达成共识。

为解决关爱资金不足的问题,近年来,县关工委会同县委老干部局、县精神文明办举办了“书法写大爱·企业献真情”关爱基金募捐活动。活动开展以来,陆续收到曾来德、柏波等蓬溪籍书法名家捐赠的爱心书法作品90幅,通过经开区、乡镇关工委、蓬溪驻外商会等广泛发动蓬溪本地企业及蓬溪籍在外企业家捐款,共筹集爱心款110.5万元。同时,通过定向捐赠、定期捐赠等方式募集资金数十万元。目前,县关工委有关爱资金近400万元,关爱后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