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宝兴县“五老”志愿者抗震救灾纪实

日期:2022-06-14 浏览:1917次


“6.1”芦山地震发生后,宝兴县30余名“五老”志愿者主动申请参加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协助转移群众200余名,协调志愿者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并自愿组织捐款,当好“宣传员”“战斗员”“疏导员”,在我县抗震救灾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好抗震救灾的“宣传员”


地震发生后,“五老”志愿者发挥独有的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积极做好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开展震后安全知识宣传等工作,稳定受惊吓群众的情绪,营造了良好的抗震救灾舆论氛围。


“震后的这几天十分关键,我们一定要发挥出我们的优势,配合好各部门做好宣传工作,安抚好人心,做到应转尽转(转入安置点)。”在宝兴县中学安置点,“五老”志愿者周瑞康正叮嘱着他的老伙计们。


地震发生后,周瑞康不停的穿梭在安置点和房屋受损严重的家庭中,动员受灾群众就近转移到安置点,并强调在离开家时要注意切断电源、火源,在前往安置点的道路上,要注意尽可能避开拥挤的人流,以免发生踩踏事故,到达安置点后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争抢,要相信中国速度、相信中国力量。


2日早8时,周瑞康和他的老伙计们,已经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们挨个告知入住安置点的群众:“要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不要喝生水,政府给大家准备了矿泉水,就在门口进来公安局帐篷的旁边,你们去找守水的工作人员,说了你们是哪个帐篷的就可以领了;不吃不洁或腐烂变质食物,政府已经在紧急组织人员做饭,今天下午大家就能吃到热菜热饭了;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更不要捏造谣言,多关注政府发布的消息。”


“听了他们的宣讲,我才晓得震后有这么多需要注意的,也晓得政府顶住压力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了,非常感谢党和政府,也感谢周瑞康他们不辞辛苦的宣传”七十岁的苏时明感激的说。“昨天地震之后,他就一直在给我们做思想工作,我们原本都觉得没必要来安置点住,经历了这么多次地震了房屋都没事,这次肯定也安全,但是现在才反应过来我们的这种想法有多危险”安置点的居民说。


“恐慌源自不知,伤亡疏于防御,我们能做的也不多,但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党和政府分担一点压力”说完这句话,周瑞康转身融入了人群,继续着他的工作。


当好抗震救灾的“战斗员”


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五老”志愿者们始终坚守在抗震救灾一线,主动配合抗震救灾工作组在临时安置点配合发放食物、搭建床位、维护秩序等工作,得到安置点居民的广泛认可,成了安置点居民们的主心骨、贴心人。

“到这个安置点就是一家人,有啥找我。”刚走进“6· 1”芦山地震宝兴县灯光球场安置点,就听到80岁的“五老”志愿者、灯光球场安置点临时党支部书记杨方凯在大喇叭里传出的嘶哑声音。


地震发生后,县上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派出工作组到达灯光球场,组织群众有序安置。1日晚8时,安置点成立临时党支部,大家第一时间想到老杨就是临时党支部书记的最佳人选。老杨义不容辞地担起了担子,带领党员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配合进驻的工作组清点发放物资,确保每一位居民有方便面吃、有矿泉水喝。晚11时,夜幕笼罩下的灯光球场灯火通明,不少年轻人在老杨的号召下也踊跃报名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99岁的老人和刚出生10天的婴儿被首先安置到了帐篷里,老杨带领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陆续搭起了6顶帐篷、在球场内安排了400多个地铺,不知不觉已到天明。


2日早8时,匆匆吃过早饭,老杨又投入到工作中,“老杨,我家孩子呕吐了,能不能找医生来看看”“老杨,有没有给手机充电的地方”“老杨......”群众们达成了“有困难,找老杨”的默契。随着大批志愿者、专业疾控队伍、配套服务有序进场,居民们有了更好的保障。2日下午,居民们终于吃上了震后第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


“老杨负责任有担当,把我们这里的秩序搞得很好,经常拿起大喇叭给我们说要带口罩,不能抽烟,垃圾不要乱扔,看着他戴着红袖标和党徽的身影,我们就安心了。”安置点的居民谈到老杨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点赞。“在老杨身上,我们看到了老党员退而不休、热心群众、乐于奉献的精神。”同是老党员的王家惠激动的说。


“我不在这里,群众找谁?组织上和老百姓都相信我,我要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我才熬了两天,我还要熬满三天再说,组织交待我工作,我越干越有劲。”已经连续坐镇安置点2天的老杨说道。灯光球场党员服务站上,老杨依然稳稳地坐在那里。


当好抗震救灾的“疏导员”


具有医疗护理、心理咨询、教育教学、法律维权等专业技能的“五老”志愿者,直面群众心理问题,扫除心理障碍,增强大家对抗震救灾的信心。


“到这了大家就放心,啥子都不要想,啥子都不要担心,党和政府会帮大家解决困难的”,走进灵关安置点,“五老”志愿者杨廷安让人心安的声音就传了出来。“大家最近要注意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尤其是小娃娃们,可以组织他们做游戏,一方面可以疏散精力,一方面可以鼓励他们以玩耍的方式重建信心,把创伤降到最小程度。”安抚完受灾群众的“五老”志愿者、宝兴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灵关党支部杨廷安,马上组织其他志愿者进行了工作动员和计划安排。


2日早9时,用一早上时间准备好游戏道具的杨廷安,联合“青青儿童乐园”在安置点带着孩子们玩起了游戏,部分孩子在纸上画着地震时的场景,部分孩子在用积木建造家园……游戏现场,气氛安宁而轻松。杨廷安说:“这些小朋友都是第一次经历震感如此强烈的地震,都很害怕,我很害怕他们产生心理损伤。虽然我没有学过专业的心理辅导,但自从'5·20地震'发生后,我就一直在关注心理疏导方面的知识,希望这次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昨天(2号)晚上我家娃娃睡的很香,没有和前天晚上一样惊醒了,我觉得跟杨叔的疏导有很大的关系。等会儿吃了早饭我就把娃娃送到青青儿童乐园去,希望这次地震不会给娃娃留下心理阴影”安置点的家长们纷纷欣慰的说。“老杨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想到了组织我们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真正做到退休不褪色、离位有作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退休党员王声伟说。


3日早10时,杨廷安等人进入安置帐篷对情绪低落的群众通过拉家常、交心谈心,让群众释放压力、缓解情绪,做好心理安抚、开导工作,收到了受灾群众的一致好评。


“专业的心理辅导师还没有到来之前,我们就应该挑起心理疏导的重担,只要群众相信我,我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工作”杨廷安说完就回到了工作岗位,继续坚守在安置点。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五老”志愿者们几十年来初心不改、本色依旧,始终发挥着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汛抢险、抗震救灾等危难关头,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挺身而出,鼓舞和感动着年轻的一辈,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