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古蔺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大力气抓好创建“六好”关工委为重点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通过“五强化”措施推进全县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实现量扩质升。
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县乡两级高度重视关工委班子建设,及时调整充实力量,将德高望重和经验丰富的同志补充至县关工委,提升班子战斗力。二是出台《新时代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方案》,突出党建带关建工作重点,指导全县关工委组织建设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助推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要素保障。全县各级关工委组织严格按照“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的“三有”保障要求,确保关工委工作要素保障到位。在人的方面,主要用好“三个人”:关工委主任由党委(党组、党支部)领导兼任,统领工作全局,是坚强后盾;常务副主任由老同志专职,主抓具体事务,是执行领导;关工委办公室主任由党建办选派,负责沟通协调,是后勤支撑。在钱的方面,要求基层关工委按照市委办、市府办印发的《十二条措施》,不折不扣执行乡镇(街道)5万元和村(社区)6千元经费保障标准,确保预算足额到位,切实为关工“五老”人员合理补贴交通、通讯、就餐;关工委适量添置桌椅、电脑、书报;未成年人精准助学、助困、助医等方面提供有效保障。在阵地方面,提倡资源整合,由党政办或党建办统筹安排,视情况与共青团、工会、妇联、民兵、学校等合署办公,让有限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强化分类指导。在工作中,着重基层组织全员提升,也着重相应数量骨干“精英”培养。今年初,县关工委将全县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域,每个区域选取一个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街道),指导他们择重打造好“三个一”示范点,即:一个村(社区)、一个企业和一个学校。今年以来,县关工委分别召开五大片区现场会,让县内乡镇(街道)关工委相互参观、考察、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强化“五老”示范树典型。古蔺县有一大批不计得失、甘于奉献的优秀“五老”,如彰德街道小水村87岁高龄还致力于“助力乡村振兴”的何宗辉、太平镇长征街社区坚持讲红色故事的“中国好人”胡敬华、金兰街道新店子村“当好校外辅导员”的“全国劳模”闵弟聪、长期坚持宣讲“家风家德传承”的县关工委教育工作团团长陈炯章等“五老”,他们在关爱事业中无私奉献。全县各级关工组织通过上门拜访、虚心求教等形式,力所能及创造条件,发挥好这些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委基层关工委建设增添力量。
强化特色品牌打造。一是充分发掘自身优势资源。古蔺县有很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太平的红色氛围、黄荆的绿色生态、二郎的名酒名镇、石宝的国防教育、永乐的民俗文化、双沙的画里乡村等。县关工委在做好立德树人、助学帮困、固本强基等规定动作的同时,也积极帮助和指导基层关工委挖掘和利用“一地一品”,创新做好自选动作,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去研究、去思考、去发现、去实践,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拓宽基地建设面,更加符合青少年多样化需求。县关工委还投入资金倾力打造“青少年儿童视力关爱基地”“法治教育基地”“家校社合作示范基地”,要求各学校关工委打造“劳动实践基地”等,让基地成为基层关工委一张靓丽的名片。
古蔺县关工委始终把广大青少年最直接、最迫切、最需要的关爱需求作为关工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培养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古蔺县关工委办公室邓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