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司法局关工委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模式

日期:2022-12-28 浏览:1413次


2022年,成都市温江区司法局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的作用,创新关心下一代工作“1+3+3”模式,促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


图片5.png


抓青少年“核心对象”,着力提升法律素养,实施青少年“法治阳光”工程。制定《温江区青少年法治教育规划》和《温江法律进学校工作测评指标体系》。强化计划、教材、课时、师资、考核、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六落实”工作力度。打造以驻温高校法律专业人才为主的法治教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国色天乡法治文化主题乐园、“星期八小镇”法治体验馆等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提档升级,借助亲子教育以及完善的场馆硬件设施条件,充分融入法治文化元素,实现法治文化的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突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等时间节点,持续开展“争做学法守法好儿童(好少年、好青年)”宣誓和“法治竞赛课”、“模拟法庭”等活动。与区教育局、团区委等职能部门联合,以开展全区中小学生法治书画和法治涂鸦画创作比赛等系列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为载体,精心打造青少年“法治阳光”工程,积极营造出青少年学习法律、崇尚法律的良好氛围。


图片6.png


抓青少年“需求对象”,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依托公共法律服务“1+3+9+95”体系建设,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法律援助工作机制,探索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双介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将对未成年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进一步扩大依法维权影响,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务院、省、市《法律援助条例》的宣传力度,尽心竭力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尊严,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民(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强化各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工作室以及法律援助中心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服务,坚持优先受理原则,尽职尽责地为其提供法律服务,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抓青少年“特殊对象”,以教育矫正为关键点,加大特殊青少年群体帮扶工作力度。加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管理。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四川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等法规,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适应性帮扶等工作。加强未成年社区服刑、刑满释放人员的法律服务工作。开展“驻村律师参与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对全区未成年社区服刑、刑满释放人员开展大排查、大走访,掌握基本情况,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开展对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特殊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加强对回归青少年进行跟踪帮教,建立联动、联帮、联教工作机制,开展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创业咨询等活动,提供就业创业渠道。切实加大涉及未成年人纠纷的调解力度,把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纳入调解工作机制,把涉及到未成年人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来源:成都市温江区关工委办公室袁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