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安州区:老党员工作室“三字经”释放银发能量

日期:2024-10-09 浏览:1429次


近年来,绵阳市安州区聚焦“织、搭、设”三字,以“阵地建设、队伍搭建、平台设置”为抓手,全力推动老党员工作室标准化建设工作,释放银发力量。


聚焦“织”字,织密协同发力“建设网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印发《关于开展建设标准化老党员工作室工作的通知》,明确建设标准、细化建设举措、压紧建设责任,构建起“组织指导、乡镇主抓、村社主建”的三级联动建设机制,为老党员工作室建设管理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坚持资源共享。聚焦市场主体聚集、办公场地宽松、离退休干部集中的社区,按照“资源整合、实用管用、共建共享”的原则,利用现有场地、设备等资源,采取嵌入式建设,将工作室功能融入其中,避免重复建设。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围绕“一室一品牌、一室一特色”,从“党的政策宣传、关心下一代、基层治理、乡村振兴”4个主要任务任选其一,并结合工作室实际自定N个其他任务,聚力形成“4+N”工作模式;同时,制定“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构建群众(单位)点单、村社下单、工作室接单的联系服务快速响应机制。


聚焦“搭”字,搭建坚强有力“体系骨架”。一是组织举荐。坚持“发现、孵化、引领”三部曲,根据日常活动表现,由区委组织部推荐资历深、威望高、有经验、乐奉献的离退休干部党员为负责人,牵头工作室一应事宜。例如界牌镇“余晖”老党员工作室,由组织推荐党性强、受尊敬的老党员刘福寿担任负责人,带动界牌党员志愿者、离退休干部、社区老党员30余人加入工作室。二是单位委派。鼓励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工作室结对共建,通过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精挑优选专业技术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党员作为工作室带头人。如区人大办委派人大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陈明吉,担任工作室负责人,实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老党员工作室阵地联建、人员联管、活动联办。三是他人推举。以座谈会、集中学习、支部活动等方式听取老同志意见建议,通过联名推举的方式,确定党员工作室负责人。如黄土镇借助“银龄铸魂”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由退休老同志推举懂党建、农业等业务的银发人才陈顺富担任“弥乡”老党员工作室负责人,明确工作室服务特色、功能定位。


聚焦“设”字,设置持续多样“服务功能”。一是设方针政策“传达室”。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和省市区全会精神、党纪学习等,开展小微讲18次、上门讲56次、集中讲7场次。挖掘居民需求,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新风貌等开展巡回讲3场次,法制宣传21场,印发相关方面宣传稿4千余篇,惠及群众3万余人。二是设护航幼苗“引领室”。联动区教体局、区妇联,大力开展校外辅导、“银发暖冬行”等活动,为80余名乡村留守儿童及困难家庭青少年送去温暖;参与“天府同心 温暖童行”联合劝募活动,捐款数达6万元左右,切实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三是设协助治理“解难室”。推行老党员引领的“3+2天网式多元调解模式”(工作室联动相关职能部门、村社,开展主动调解、巡回调解等),积极协助综治中心、区公安分局等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协助乡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30余次。四是设支农助农“助力室”。联动区农业局、区自然资源局等,组织农林牧等领域老专家19人,深入产业链、重大项目等一线调研建言,围绕农文旅结合、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50余条,推动“安州猕猴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白水湖景区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来源:安州区关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