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攀枝花市关工委、市委老干部局、市委社工部联合印发《攀枝花市“银发人才”暨“五老”志愿者实名登记数据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攀关委〔2024〕16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通过挖掘资源、建立机制、宣传激励等方式深入推进“银发人才”暨五老志愿者实名登记数据库建设工作,引领“五老”等广大离退休干部为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赋能添彩。
注重挖掘资源,分级管理“引才”。由市级各单位、各县(区)基层各级分级建立“五老”志愿者数据库,按照“自愿参加,就地就近”的原则,采取组织推动、宣传发动、典型带动、活动促动等方式,广泛动员有热情、有能力、有爱心且身体健康的离退休老同志加入“银发人才”暨“五老”志愿者队伍,并择优筛选建立市、县(区)两级“银发人才”暨“五老带头人”数据库。实行“能进能退”动态管理,形成“有进有出、进出有序”管理机制,实现“银发人才”暨“五老”志愿者精准聚集,作用发挥效果最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银发力量。注重建立机制,分类建档“聚才”。按照“分类建档、动态管理”原则精细化建库,组织各单位、各县(区)重点围绕宣讲宣传、关爱帮教、书画摄影、文体医疗、基层治理、农技科技等6个领域,做好分类建档管理。建立分类学习培训制度,市县两级原则上每年组织志愿者培训不少于一次。探索建立交流报告制度,各级可定期不定期召开骨干志愿者座谈会,交流工作、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推动工作深入开展。注重宣传激励,分层关爱“育才”。
来源:攀枝花市关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