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船山区关工委立足职能职责,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充分发挥“五老”优势,找准参与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切入点和结合点,开启“关工+”模式,组织青年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乡村振兴做了有益的尝试,探索出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助力乡村发展路径。
“实打实”注重人才培养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该区关工委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加强农村专技人才和实用人才培训,为乡村振兴引入“源头活水”。
“乡镇党委要精心汇聚人才、用心留住人才、专心用好人才。”区关工委执行主任邓建华说。2024年11月上旬,邓建华带领执行副主任、委员和办公室人员用了7天时间到河沙镇、永兴镇等乡镇调研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情况,了解“五老”在乡村振兴方面的作用发挥,详细询问了农村青年创业过程中制约发展的问题。
2024年12月5日,该区“五老”宣讲团成员蒋开伦深入永兴镇永和家园青少年实践基地开展《传承劳模精神,争做时代新人》宣讲活动。“同学们你们要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法治观念,养成宽以待人、重情义、学会担当的优秀品格。”蒋开伦用亲切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清廉家风故事,引导青少年弘扬好家风好家训,有力促进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近年来,该区组织40余名“五老”到各乡镇中小学校开展爱国主义宣讲、法制宣讲等12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2000余人次。各级关工委从扶贫先扶技入手,协助成员单位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500余人次,使农村青年掌握种植和特色养殖技术,学会电商知识,教育引导青年坚定致富信心,肩负起乡村振兴的时代重任。
“面对面”助力产业发展
“眼下正值各类农作物的生长关键期,要加强水、肥、病虫害等田间管理,确保丰产丰收。”船山区农业局农技老专家张里俊在仁里镇亿禾村龙慧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做“跟踪式”田间服务时说。该专业合作社法人龙乔告诉笔者,张里俊老专家切实为我们专业合作社解决种植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技术下田”贯穿到粮油生产全过程,自己连片种植粮油1200亩,今年获得了丰产丰收,还建成日加工量30吨的粮食加工厂,带动了本村村民就近就业增加收入。
桂花镇原金井村小学2005年停止办学,校舍一直闲置,2020年镇关工委向该村职业村支书漆建建议,引进业主罗海蓉将该小学改建成“赫溪农夫矿泉水厂”,村集体以校舍和土地作为股份入股,每年固定分红4.5万元,每五年递增5000元。另外村集体再以70万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入股,每年固定分红5.6万元,此两项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1万元,盘活了闲置资产,给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还免费为本村的村民安装并供给自来水。
“点对点”关爱困境青少年
区关工委执行主任邓建华带领区“五老”书画家协会人员深入桂花镇南垭小学开展了“老少牵手·温暖童心”暖冬活动,为95名学生送去大礼包。区关工委协助有关部门,对农村困境青少年开展了关爱帮扶工作,协调配合团区委、区妇联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加强童伴之家、假日学校、亲情活动室、校外辅导站等阵地建设,覆盖留守儿童280余人次。协调配合民政等部门开展“暖冬行动”“金秋助学”等活动,资助60余名贫困生完成学业。
来源:遂宁市船山区关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