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宜宾市长宁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蒋华芳率调研组赴梅硐红军小学、长宁县第一实验小学专题调研“红领巾宣讲团”工作开展情况。两校分别就红色文化和科学家精神工作开展情况作专题汇报,县关工委领导对阶段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深化红色基因传承作出重要部署。
调研期间,梅硐红军小学重点展示了“三个结合”特色工作模式:一是将红色宣讲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编制相关宣讲读本;二是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参观革命烈士故居”等沉浸式宣讲30余场次;三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制作在国旗下宣讲微视频20余部。长宁县第一实验小学则汇报了“宣讲+创新工程”,通过组建家长宣讲队、开设校园广播专栏、开展校际宣讲联赛等举措,实现宣讲覆盖面同比增长40%。
在听取工作汇报后,蒋华芳高度评价两校在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就两个宣讲团宣讲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健全梯队培养机制。建立“传帮带”人才储备制度,通过理论培训、实战演练、星级评定等方式,构建小学低年级至初中年级的阶梯式宣讲队伍。二是拓展宣讲辐射维度。在持续开展校内宣讲基础上,深入社区、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多形式宣讲,宣讲主题要涵盖党的二十大精神、改革开放史、新时代成就等多元内容,形成“一月一主题”宣讲体系。三是创新内容呈现形式。打造“理论+艺术”宣讲新模式,开发情景剧、快板、沙画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运用AR技术复原历史场景,建立宣讲效果动态评估机制,持续提升感染力与实效性。
据悉,两校“红领巾宣讲团”自成立以来,已培养宣讲员50余名,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17场,覆盖受众3万余人次。此次调研后,县关工委将建立红色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组建县域宣讲联盟,推动形成“一校一品、全域共育”的红色教育新格局。
来源:宜宾市长宁县关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