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温江区关工委构建“三位一体”保护体系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日期:2025-09-02 浏览:370次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成都市温江区关工委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中央、四川省、成都市工作要求,以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跟踪调查为切入点,创新构建“跟踪调查—法治护航—关爱帮扶”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推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走深走实,为“幸福温江·美好之城”筑牢青少年成长守护屏障。 


一是“跟踪调查”破难题,打通权益保护“最后一公里”。针对涉及未成年人的家事审判案件中判决执行难度较大,且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一些负面影响等问题,区关工委依托区、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基础网络,精准关注并帮扶。同时,联合区法院创新成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跟踪调查团”,首批招募6名“五老”成员(包括检察官、教育工作者等)。聚焦涉未成年人案件判决后执行落地问题,建立“法院筛选—关工委调查—部门联动—结果反馈”全流程工作机制。由区法院定期筛选涉及抚养费支付、监护权变更、校园侵权等案件,移交调查团;由调查团开展跟踪调查并形成《跟踪调查报告》报送区关工委、区法院及相关部门;对执行不到位的案件,由区关工委牵头协调镇(街道)和公检法司、民政、教育等部门介入解决;区关工委定期向区法院反馈推进情况和解决结果。2024年以来,调查团已累计跟踪调查案件12件,均有效推动解决。


二是“法治护航”筑防线,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火墙”。以精准化、场景化法治教育为抓手,提升未成年人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依托“五老”宣讲团,组建法治宣讲专项小组,由原温江区人民检察院退休检察官关海军等骨干领衔,打造《“法”护青春与“你”同行》系列课程。课程涵盖校园欺凌防治、网络安全保护、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等主题,采用“案例剖析+情景模拟”形式,将法律条文转化为青少年爱听易懂的“法治故事”。针对成都市新运职业学校(寄宿制职高)男生居多、校园矛盾易发的特点,专门量身设计“校园安全之预防和应对‘学生欺凌’”课程,以真实案例还原“校园欺凌危害”,让学生懂预防、会应对,明晰相关的法律常识。积极联合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针对青少年性教育和网瘾整治开展研究探讨,聘请专业人士担任专家,深入校园开展宣讲活动。2024年以来,已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20余场,覆盖师生超1万人次。


三是“关爱帮扶”传温暖,织密未成年人成长“保障网”。联合区法院升级打造4个“豌豆荚·鱼凫少家关爱室”,设置心理疏导区、亲子互动区等功能模块,为家事案件中涉及的未成年人提供关爱服务。构建“‘五老’+专业社工”关爱帮扶体系,组建“汪仲汉家庭教育‘五老’工作室”和“黄大姐护苗工作室”,组织有经验的“五老”助力焦虑、抑郁倾向的青少年缓解情绪,帮助“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会。依托温江的高校及科研单位资源,精选20个青少年研学实践基地,印制1500余份研学推荐手册发给社区、学校和家长,投入10万余元组织1000余名青少年参加“家校社联动,为成长护航”研学实践活动。联合区妇联启动“种子家长成长营”,培养30余名家庭教育骨干,辐射带动100余户困境家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连续11年投入100余万元资金组织开展“关爱情·暖冬行”慰问活动,精准帮扶军烈属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儿童、病残儿童及其他特殊青少年群体5000余名。


 从跟踪调查破解执行难题,到法治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再到关爱帮扶传递社会温暖,温江区关工委以“三位一体”工作体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青春向阳而生,为城市未来蓄能,书写了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温江篇章。  


来源:成都市温江区关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