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关爱时评:学子归来春意浓 | 推荐单位 | 关爱明天网 |
作 者 (主创人员) | 李怡霏 | 编 辑 | 杨钒铁 |
刊播单位 | 关爱明天网 | 首发日期 | 2020年5月20日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关爱时评 | 作品字数 (时长) | 812字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作品紧跟时事,展现出疫情之后学生重返校园的情景,从“开学第一课”到“做好校园防控工作”都点评到位,突显关工委联合家庭、社会起到的有效措施,以温情的文字展现五老用爱心搭桥,解决学子们的燃眉之急,圆了大家的求学梦。学子归来,是无数英雄负重前行的结果,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让孩子们重燃信心,走向健康成长之路。 | ||
采编过程 | 根据当时具体时间和社会现状,选定“学子归来”主题,以电话等采访方式联系各地关工委,了解他们在帮助学生回归校园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并加以记录、整理、编辑,最终成稿。 | ||
社会效果 | 刊发之后引起各地关工委高度重视,并多次上报相关选题,展现五老关爱帮扶青少年的精神,促使家校互动,为开学做好准备,迎接更优秀的学子。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1年 月 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春和景明,孩子们在经历了“超长待机的寒假”之后,终于重返校园。复学复课,安全是第一课,事关孩子健康成长,事关教书育人大计,事关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大局,是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又一场“大考”。
这是一个难忘的开学季。同学们穿着校服、戴着口罩,陆续穿过红外测温通道,从进校门到进班级,从座位到课程,从课间到就餐......每一处、每一环都织密着复学安全网,无不体现着对学子归来的关切和呵护。“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今年的寒假返校日子来得太晚。但阴霾过后花开疫散,我们重回校园感受到最暖的春意。”在校园“久别重逢”,同学们更多的是积极的态度,乐观的心理。
筑强校园防控这个主阵地,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合力面为,全力以赴。“在家天天玩耍,也不好好学习。”“说什么都顶嘴,特别调皮。”......孩子们长时间禁足在家,到校后极可能出现不易管理的状态。鉴于此,各地关工委五老们早早就开了视频课,充分发挥政治、经验、威望优势,倾情打好复学复课“主动仗”,做好疫情期间对孩子们的心理辅导工作,同时特别注重立德树人,教育引导孩子们在大难中树立家国情怀、在苦难中磨砺坚韧品格、在艰难中实现独立成长。
“学校的消毒措施到位了吗?”“平时一定要注意让大家少聚集。”“如果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一定要做好防护隔离措施,及时送医。”复学之际,这些五老们又立刻联系学校,参与开学前的防疫演练,了解学校的卫生安全和防护措施,仔细询问每一个细节,确保孩子们返校井然有序、安全安心。当有孩子生活陷入困境时,五老们又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联系相关单位和爱心人士,为孩子筹集资金,即使在不便走动的特殊时期,也要想尽办法用爱心搭桥,圆了孩子们的求学梦,解决燃眉之急。
“能够回到美丽的校园,是无数英雄负重逆行的结果,是他们铺平了我们的复学复课路。这次突发疫情,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求学心和强国梦。”学子归来春意浓,复学数周,我们看到了比以前更优秀的学生——他们更积极、更阳光,更懂得爱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