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 母培生

日期:2021-08-02 浏览:2625次


颁奖词;

爬山涉水、走村串户,全镇困境青少年情况了熟于心,让山区“五失”青少年问题引起县上重视,306名留守儿童得到了细心呵护。面对家庭遭遇的巨大磨难,母培生的大爱与小爱,大善与小善感天动地! 

您常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积淀多少真情”。怀着对下一代无法割舍的爱,陪着孩子们一起追逐梦想,您就像那剑门山上铮铮铁骨不老松,昂首迎朝阳!

 

执着坚守 剑门山区的“关爱”不老松


— —记第五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 母培生

在剑门关古镇,有一位面目慈祥、满头银发的老人,他就是原剑门关镇党委书记、区人大工委主任,现镇关工委执行主任母培生。2012年初,剑门关镇党委领导班子换届以后,聘请母培生主持镇关工委的日常工作。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母培生虚心学习,勤于调研,发动群众,狠抓落实,把全镇的关工委工作迅速领上有序发展的轨道。

上任后,母培生按照“六好”关工委的标准, 调整充实了剑门关镇15个村、1个社区和2所学校的关工委工作班子,进一步健全了全镇关工委组织网络。他按照剑阁县关工委的统一标准,指导雄关社区和剑雄、剑门、青树等 3 个村关工委,建起“三校一室”,使全镇各村关工委的工作逐步活跃起来。他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不断改善关工委的工作条件,吸引更多老年志愿者融入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

母培生出生于剑门关镇剑山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对农民的疾苦和需求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农村困境青少年有更多的同情。因此,他坚持把关爱的重点放在贫困青少年身上,长期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工作。2014年,他摸清了全镇留守儿童情况,为他们建立档案,落实联系帮扶的村组干部,指导剑门小学和剑门中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聘请相关老师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借助政府投资和解放军总参谋部的援建,全面改善了两所学校的寄宿条件;2015年,他采取逐村统计、逐家走访、逐个面谈等方式,掌握了全镇“五失”青少年的基本情况,然后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对其中合符条件的儿童给予低保救助;2016年,他再缩小范围,重点调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使镇上事实孤儿从此生活和学习得到全面保障。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母培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威望,把全镇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的时候,一连串的灾难降临他的头上。2015年6月,母培生的大女婿在陕西打工严重摔伤,一年后撒手人寰;2015年9月,母培生的二儿媳在温江打工时因脑出血,抢救无效死亡,留下两个孩子靠他抚养,小的才8岁。母培生的老伴是农民,没有养老金,整个大家庭全靠他 4 千多元的退休金支撑。他不但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煎熬,而且还要承受体力、心理和经济三重压力,这对他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失亲之痛,在他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他,默默地流过泪;他,悄悄地叹息过。但他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体会到:全镇还有更多失去父母、失去亲人的孩子,更需要温暖,更需要关怀。年近古稀的他,强忍悲痛,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工作上。他说: “我有点退休费,养两个失去母亲的孙子,都觉得辛苦,全镇还有那么多失去亲人的孩子,家里比我还困难,更需要关怀。人老了,多做点善事,是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