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春风化雨为脱贫——泸州市关工委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 | 推荐单位 | 泸州市关工委 |
作 者 (主创人员) | 石强 | 编 辑 | 陈明蓉 |
刊播单位 | 川江都市报 | 首发日期 | 2020年12月18日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第14版 | 作品字数 (时长) | 2454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该篇文章对泸州市关工委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总结、概括,展现了市关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组织广大“五老”开展了“我为脱贫攻坚出份力”志愿服务活动,为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的突出贡献。 | ||
采编过程 | 笔者为泸州市关工委办公室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市关工委“我为脱贫攻坚出份力”志愿服务活动中去,见证了广大“五老”志愿者无私奉献、倾情关爱下一代、致力于脱贫献计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的精神,汇编整理完成了本通讯。 | ||
社会效果 | 作品的刊载,让更多人了解关工委,发扬“五老”无私奉献的精神,营造良好的关爱氛围,带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1年 4月 14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 |
泸州市关工委召开立德树人工作座谈会
近年来,为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青少年儿童特别是困境青少年健康成长,泸州市关工委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围绕脱贫攻坚中心任务,在全省率先组织“五老”开展了“我为脱贫攻坚出份力”志愿服务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贡献了智慧力量。
“六个顾问”致力脱贫攻坚
2017年,四川省关工委在巴中市召开助力脱贫攻坚精准助孤帮困工作会议,泸州市关工委及时向市委汇报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分管领导亲自策划、亲自出题,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关于切实发挥关工委组织作用助力脱贫攻坚的意见》,倡导并要求全市各级部门(单位)要发挥好“五老”的作用,在“五老”中选派出教育、法治、科技、文化、项目、建设等“六个顾问”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随后,市关工委发出《关于落实“六个顾问”助力脱贫攻坚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方向、主要任务。
很快,市、区县积极组织教育、法治、科技、文化、项目、建设等“六个顾问”721名,组建“六个顾问”志愿服务队伍110支,分布在全市324个贫困村,积极发挥作用。
“教育顾问”围绕立德树人,实施“朝阳工程”项目,每年资助100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中小学生,每人每年1500元,全市现已累计投入1200万元,资助学生8000余人次。“朝阳工程”已成为市委、市政府关爱青少年的品牌项目。
纳溪区关工委“教育顾问”巫显奇和罗开富到安富中学和棉花坡中学指导物理和化学教学,受到学校和孩子们的欢迎。市关工委“教育顾问”袁华滨、李德成组织编印了全省首创的《家长学校通识教程》(中小学、幼儿园版),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子女、老师如何教导学生、社会如何引导孩子,并在1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试用,取得很好效果,四川省关工委执行主任张中伟为教程作序。
各地关工委、老科协组成“科技顾问”队伍,合力发挥优势,创新思路,主动作为,用科技引领精准扶贫。先后在合江、叙永等县区建立紫薯、石斛、荔枝等农业产业示范基地8.25万亩,带动36万余名贫困群众增收。泸县钟俊富、王映权、曹大云等3名“科技顾问”帮助方洞镇庆丰村10户贫困户发展生猪产业,帮助每户实现累计纯收入8.2至15.8万元。
合江县关工委执行主任、“科技顾问”陈维国在全县组织实施“现代青年职业农民千人培训计划项目”,培训青年农民1200余人,培养了金钗石斛产业带头人权家成、荔枝产业带头人袁海通等一批致富能手,对合江县石斛、荔枝、真龙柚扶贫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2万余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得到了省关工委执行主任张中伟高度肯定,省《关爱明天》杂志也作了专题报道。
各县区“法治顾问”围绕基层治理,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开展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10余万名学生受到禁毒、防止校园欺凌等法治教育。市关工委“法治顾问”余德生牵头组织拍摄制作了预防犯罪教育微电影《盲夏》、禁毒教育微电影《噩梦》,与市委宣传部等联合组织全市1904所中小学学生、家长观看,引导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社会反响十分强烈。
泸县“法治顾问”陈祖贵坚持开展爱心帮教活动,15年来,足迹遍及省内10多所监所,共开展帮教活动50余次,帮教人数近2000人次,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就业、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解决入学、上户、低保、住房等实际问题30多人(件)。叙永县关工委法治顾问周农民深入学校、社区开展禁毒教育,为叙永县禁毒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评为四川省“十佳五老”志愿者。
各县区“建设顾问”帮助乡镇和贫困村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尽力帮助上争外引各类资金,促进规划落地落实。
叙永县关工委原执行主任、“建设顾问”周农民,帮助水尾镇观音阁村争取120万元,建成村党群服务中心;纳溪区白节镇“建设顾问”郭大吉,先后为家乡修路、建桥等捐款达3万余元,带动干部群众捐款20余万元,被评选为四川省“十佳五老”志愿者。郭大吉常常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培养的结果,现在退休了,能为脱贫攻坚尽一份力,这是应该的。”
“三个工程”爱心洒满脱贫路
近年来,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泸州市关工委突出立德树人,着力实施“铸魂工程”。各级关工委组织扎实开展“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青少年,每年开展宣讲活动120余场次,受教育师生5万余名;开展第四届“关爱明天、普法现行”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实现了法治教育常态化,为1212所大、中、小学全部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开辟法制课堂1757次,开展禁毒专题教育125场,12万人受到教育;开展“爱学习”活动,投入80万元实施了“关爱书屋”项目,为7个区县21所偏远的留守儿童学校(或民工子弟校)购置了书架和图书;开展“爱劳动”教育活动,建立青少年科技培训实践基地,发展特色紫薯3000亩;合江县建立创业基地,发展中药材石斛5000亩,带动了一批农村青年创业致富。
着力实施“关爱工程”。近年来,全市发动2万多名“酒城五老”志愿者大力开展网吧监管、“野泳”劝导、心理疏导、校外辅导、护路引导等五大特色关爱活动。实施“朝阳工程”,每年投入150万元资助100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中小学生。开展“暖冬”活动,每年投入近100万元为叙永、古蔺县等高寒山区贫困“五失”未成年人送去了棉衣棉裤和鞋袜。
落实事实孤儿政策。泸州市关工委在龙马潭区安宁街道调研时了解到,龙马潭区采取财政兜底的形式解决了全区事实孤儿基本生活月供给,此举为全市争取市财政资金解决“五失”孤儿提供了生动实践,得到了市委领导的高度肯定。随后,由市关工委和市民政局向市政府提出建议,研究确定全市统一用财政资金解决“五失”儿童生活费。
为了给贫困学子送温暖,全市关工委“五老”不辞辛劳,坚持深入农村、社区、学校调查走访,帮助贫困家庭早日脱贫。全市关工委“五老”用无私大爱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
![]() |
泸州市关工委在古蔺县召开“爱助成长”资助金发放暨“大山里的健康小课桌”捐赠仪式
合江县关工委“青年职业农民培训前人计划”启动仪式暨荔枝产业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