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徐金石:把“家乡红”讲好传好 | 参评项目 | 通讯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杨睿 | 编 辑 | ||
刊播单位 | 《关爱明天》杂志社 | 首发日期 | 2023年08月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关爱明天》杂志2023年8月刊健康栏目 | 作品字数(时长) | 1096字 | |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 2023年5月,81岁“全国最美五老”徐金石返泸探亲,市关工委聘期徐老担任市关工委宣讲团特聘宣讲员,并邀请徐老深入家乡学校开展了4场红色教育宣讲,向学生们讲述马丹、邓开新等泸州革命先辈故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 |||
采编 过程 | 笔者通过上门采访徐金石本人事迹,陪同徐老到学校开展宣讲,并现场采访师生聆听报告后的感言,最终形成本篇通讯。 | |||
社会 效果 | 这篇文章积极对外展示了“全国最美五老”徐金石不忘革命初心、传承红色基因、无私关爱家乡下一代的崇高精神,激励引导全市广大“五老”和爱心人士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去。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年6月25日 |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老红军马丹的故事吗?听过马丹弟弟邓开新的故事吗?他们的骨灰就安葬在状元山公墓,有人去看望过吗?……”5月25日,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泸州市关工委、市委老干部局在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红色传承教育宣讲会。活动特邀市关工委宣讲团特聘宣讲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关工委五老讲师团团长徐金石,为青年学子讲述了合江女红军马丹和其弟弟邓开新(原川南师范党支部书记、校长)的革命故事。
在宣讲现场,徐金石从老红军马丹改名讲起,通过讲故事、看图片、学精神、颂歌谣的方式,讲述了老红军马丹和其弟弟邓开新的革命故事,为大家呈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谋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一生。他的宣讲热情洋溢、充满激情,在场的同学深受感染。“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马丹精神;继老校长遗志,奋进新征程;创办一流职校,做红色接班人……”在宣讲会最后,徐金石带领现场300多名师生共同宣誓,勉励他们认真学习本领、增长才干,为强国复兴努力奋斗,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革命先烈就埋葬在家乡,希望你们有空时,多去了解他们的故事,多去看看他们……”徐金石说,自己希望青少年从红色故事中去了解党的历史,不断汲取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而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加深刻地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做到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热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81岁的徐金石,是土生土长的泸州人,也是一名老党员。1960年,徐金石前往新疆,后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先任兵团党委办公室主任、政治处主任、纪委书记,后任兵团六师纪委办主任、机关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2000年退休后,他选择继续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战线奉献余热。这些年来,徐金石走遍祖国大地,搜集了大量有关抗日战争、解放新疆等史料和上千张照片,编写整理出版12本红色读物、400多册史料。他坚持每年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7年共开展宣讲和图片展430余场,听众达4.2万余人次。
徐金石花了10年时间,在泸州、广州和老家合江县白鹿镇挖掘、收集、整理和编印,才有了女红军马丹和老干部邓开新的史料、图片。60多年来,他一直在新疆,这一次趁着休假回到家乡作红色传承教育宣讲,圆了自己的心愿。这次是他回家乡后进行的第四场宣讲,此前已在合江县白鹿镇政府、白鹿镇中学、和马街中学开展宣讲。“作为泸州人,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把家乡的红色故事在本地讲好、在全省讲好、在全国讲好。”徐金石说,“能将家乡的红色故事宣讲出去,这是我的义务,也是我的心愿,我会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