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二十年 倾情关爱下一代

日期:2024-06-28 13:51:00 来源:本站 浏览:1775次


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砥砺前行二十年 倾情关爱下一代

参评项目

通讯

  

(主创人员)

牟三嵘  李云良

   

文字系列(连续、组合)报道和广电作品不另报编辑

刊播单位

巴中日报社

首发日期

2023年3月22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2023年3月22日第6版(日刊)


作品字数(时长)

3500字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全面总结和宣传了巴中市关工委成立20年来,各级关工委组织和广大五老以立德树人铸魂、传承红色基因为使命,坚持以扶弱助孤帮困、为民排忧解难为宗旨,好参谋助手为职能,推进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


采编

过程

笔者翻阅近年全市关工委工作的档案轨迹,深入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关工委组织和五老之间实地采访乡镇后,撰写成文予以宣传报道。


社会

效果

宣传推广了巴中市关工委成立2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有力提升了关工委组织的美誉度、影响力和社会各界参与关心下一代的参与度,提高了广大五老志愿者的积极性,推动了全市关心下一代高质量发展,受到广泛好评。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627


砥砺前行二十年 倾情关爱下一代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二十之年,忽焉已至。20年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重视支持下,巴中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应运而生。
  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关工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持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教育引导、关爱保护广大青少年为己任,坚持以立德树人铸魂、传承红色基因为使命,坚持以扶弱助孤帮困、为民排忧解难为宗旨,坚持以发挥“五老”优势、当好参谋助手为职能,推进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20年来,市关工委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风雨兼程、奉献关爱事业,主动作为、当好参谋助手,牢记宗旨、服务发展大局,不忘初心、坚持以民为本。

  A 坚持党建带动关建 开创新格局
  推动党建带关建,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保证。市关工委自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政治纪律,把坚持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作为政治站位。
  市关工委先后向市委、市政府上报了《关于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全市打好精准扶贫总体战进行统筹的报告》《巴中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细则》《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深入扎实开展坚持“五个融入”服务脱贫攻坚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工作的意见》,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均以市委、市政府两办或市委组织部名义印发给各地。
  四届、五届市委常委会会议多次听取市关工委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和群团联席会议听取市关工委工作汇报,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巴中军分区、市纪委监委领导,带头捐款支持慈善助学。
  事实证明,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动手、带头示范,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政治保障和强大动力,推动了全市关工委工作创新发展。
 

 B 创新理论指导立德树人 展现新气象
  近年来,市关工委先后举办专题学习会31次、召开办公会138次、举办培训会15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国关工委和省委、省政府、省关工委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决策部署。
  市关工委紧密联系巴中实际,以务实创新的举措,扎实有效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稳健发展。
  工作中,市关工委在全市建立12个红色教育基地、15个绿色教育基地、115个留守儿童之家,广泛深入开展立德树人宣传教育;连续13年组织7000余名青少年参加夏令营活动,其中先后组织150名青少年到北京、成都开展夏令营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全市600余名宣讲员进学校、进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市关工委主创或联合创作了《红军在巴中》红色书籍、《巴人巴风巴韵》大型连环画、《川陕苏区红色经典故事》,赠送给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市关工委编创的《莫道桑榆晚夕照巴山红》电视专题片在四川电视台播放,受到省关工委充分肯定。
  

C 红色文化教育 彰显新亮点
  市关工委坚持把红色文化教育纳入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中,把对下一代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作为特色和亮点。
  建设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近年来,经过市关工委努力争取,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成功申报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和“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开展好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市关工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等10个单位制定《关于认真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的意见》,先后组织13.1万人次在校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组织好红色文化教育宣传。各级关工委组织“五老”宣讲团成员,有计划、有重点、有特色地到学校、到社区、到青少年中,讲红军故事、弘扬红军精神,先后举办宣讲3000余场次,听宣讲的青少年达45万人次,努力把红色文化教育具体化、形象化。
  开展“红色校园”创建活动。在通江李先念红军小学召开“红色校园”创建现场会,提出了创建“红色校园”与创建书香校园、生态校园、平安校园相结合。该小学被中国关工委、共青团中央等单位表彰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先进单位,成为我市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最大特色育的最大特色、、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品牌。

  D 服务发展大局 取得新成效
  自成立以来,市关工委始终坚持服务党政工作全局。
  落实政策解困。市关工委组织广大“五老”志愿者深入村组和家庭,让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建立困难儿童的专门档案,享受政策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困境儿童5000余人。
  开展五助一帮。在开展助学活动方面,举办了9届“金秋圆梦·慈善助学”活动,累计募集善款2000多万元;在开展助残活动方面,联合有关单位实施“九九公益日重残青少年康复救助”项目,为30余名听力障碍儿童完成安装耳蜗、助听器等康复治疗;在开展暖冬助困活动方面,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安排资金50余万元暖心助困;在开展爱心妈妈关爱方面,南江县关工委全方位搭建“关爱平台”;在开展心理关爱方面,全市在学校和村(社区)建立“爱心小屋”561个;在建立基金关爱方面,建立了由市和县(区)财政投入1600万元的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基金会成立5年来,共募集资金1100多万元。
  助力乡村振兴。在助力文化振兴方面,组建“五老”宣传队74支,参加宣传队的“五老”2393人,创作和演出文艺节目231个,5.8万名青少年观看演出、接受教育;在助力生态振兴方面,各级关工委组织青少年义务植树160场次,5800名青少年参与植树2.3万株;在助力产业振兴方面,深入开展“十百千万”活动;在助力组织振兴方面,总结推广《坚持党建带关建依靠创新强基层》的典型经验,为推动基层关工委建设、助力组织振兴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E 法治宣传教育 取得新进展
  市关工委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联合有关部门单位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
  市关工委以深入学习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契机,组织宣讲团成员开展法治宣讲210场次,开展“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培训63场次。8000余名“五老”骨干持证上岗并义务走访校园周边网吧1600余次,劝导迷恋网吧的青少年重返课堂,对校园周边网吧进行搬迁或停业转型。
  恩阳区玉山镇关工委动员组织20余名“五老”人员成立网吧义务巡视监督队,监督网吧依法正规营业,配合镇文广站、派出所先后取缔非法经营网吧13家,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组建22支“五老护校队”,开展“护校”行动370余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F 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开创新局面
  20年来,市关工委工作经历了初创起步、全面推进、创新发展三个阶段,班子队伍逐渐完善、强大。
  健全组织体系。市关工委在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等地建立了2342个关工委组织,基本实现了关工委组织纵向到村(社区)、横向到学校的全覆盖。
  建强领导班子。市、县(区)关工委主任均由同级党委常委或组织部部长担任,副主任由副市长、副县(区)长兼任。全市已建成“六好”乡镇(街道)关工委98个,占乡镇(街道)总数的71%,培育“最佳六好关工委”22个。
  建好队伍。市关工委组织动员2.5万名“五老”志愿者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
  建优工作机制。市关工委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广恩阳区乡镇(街道)关工委坚持“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坚持“三联系”,各县(区)关工委联系基层关工委工作实现全覆盖。

  G 关心下一代工作 再谱新篇章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服务发展大局,必须坚持发挥“五老”优势,必须坚持不断创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发力,砥砺前行,继续抓好各方面的工作。”市关工委执行主任熊光林表示。
  坚持提高政治站位,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坚持立德铸魂育人,发挥好思政教育作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广泛开展实践体验教育。
  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发挥好“五老”关爱作用。抓好扶弱济困,组织“五老”进村入户,逐人登记建档,帮助应该享受优惠政策的困境儿童“应享尽享”;精准五助一帮,继续抓好“金秋圆梦·慈善助学”、“爱心妈妈”试点、“爱心康复”、“金拐杖助残”、“暖冬行动”、“失足青少年帮教转化”等关爱品牌,为青少年儿童送去温暖;助力乡村振兴,抓好“双带”青年人才培训和帮扶等工作。
  坚持强化基层基础,发挥好“五老”优势作用。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抓好班子、组织建设,努力建设覆盖村(社区)和机关、学校、企业、社会组织、驻外办事机构、重点城市巴中商会等单位的关工委组织体系。抓好“五老”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五老”的发动、培训、激励等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热心关爱、乐于奉献、素质优良、充满活力、人数众多、扎根基层的“五老”队伍。
  坚持抓好法治宣传,发挥好权益保护作用。深入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普法宣传教育,发挥好网吧义务监督员作用,抓实抓好“爱心护苗”活动,加大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典型的宣传推广。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始终坚持党建带关建的制度安排,努力争取党政重视支持,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发挥协商、协助、协调等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抓好精准联系关爱,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做精,真正做到关爱到人、体贴到身、温暖到心,为加快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李云良)



550227680.jpg

http://szb.scbz0827.cn/news_page/index.html?Bc=6&xDate=2023-03-22&sDate=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