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二七”烈士先进事迹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日期:2021-04-13 16:05:00 来源:本站 浏览:3616次


第九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宣传“二七”烈士先进事迹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推荐单位自贡市关工委
作 者
(主创人员)
伍平编 辑
刊播单位

关爱明天网

首发日期

2020.06.29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作品字数
(时长)

1980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该文介绍了富顺县“五老“志愿者杨光余老人历时三年、历经艰辛搜集整理本土“二七”烈士材料、宣讲英雄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先进事迹,语言朴素、记录详实、事迹感人。文章体现了新时代“五老”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采编过程

亲自多次采访杨光余老人,与听过其讲座的青年、学生、干部交流,查阅相关文字资料,挖掘先进事迹,求真求实。

社会效果

文章宣传了“五老”志愿者甘于奉献、传承红色基因的先进事迹,体现了新时代“五老”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树立了“五老”志愿者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让社会广泛关注“二七”烈士事迹,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1年  月  日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宣传“二七”烈士先进事迹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记富顺县代寺镇关工委执行主任 杨光余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新生政权,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不畏牺牲、英勇战斗,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1950年3月,驻富顺县代寺镇的起义投诚部队72军697团发生叛变,奉命进驻该部队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整编的27名军代表壮烈牺牲。为纪念遇害解放军战士,富顺县在代寺镇建立了“二七”烈士纪念碑,将他们的牺牲地命名为“二七村”,鞭策后人不忘历史。每年清明节前后,学生、机关党员干部到纪念碑前举行纪念活动时,总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在纪念碑前为大家义务讲述“二七”烈士的英雄事迹。这位老人就是代寺镇关工委执行主任杨光余老人。

不顾辛劳,历时3年搜集整理烈士事迹

杨光余,73岁,1966年入党,曾任原代寺乡党委书记,退休后不久就参加了关心下一代工作,2015年担任镇关工委执行主任至今,被评为富顺县第一、二届“十佳五老”称号。    2015年起,杨光余历时3年时间,进村入户,查阅历史档案、走访无数群众的基础上掌握当年27名解放军代表牺牲前后所发生的事件细节,数易其稿,最终撰写出2万多字的《代寺镇二七烈士革命史》,并改编成党性、党史教育教材,是代寺镇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材料。

在此之前,代寺二十七烈士的事迹在当地有一定的流传,但没有一份记录当时史实的完整、详实的资料,作为一名老党员和基层退休干部,杨光余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这段尘封的历史整理出来,让它重现在人们面前。2015年重阳节,杨光余在全镇退休干部座谈会上提出整理二十七烈士事迹的建议和想法,得到了镇党委、政府领导的支持,更激励了杨光余开展调查的信心。在整理素材时,杨光余多方查找,参考了聂荣臻元帅全国解放战争后期作战回忆、富顺县志、代寺镇志等有关记录,查阅了参与叛乱的曾思成、喻忠信的交待、揭发材料以及参与作战的有关军队干部、战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所作的回忆录,参考了当时富顺县人民法院对有关叛乱分子的判决书等大量资料。为了掌握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他还查阅了参与作战的南下老战士采访记录,邀请了20多名当地还健在的见闻过该事件的老同志进行座谈,最终整理出“二七烈士事迹”初稿。

杨光余是一个做事爱较真的人,他觉得要整理烈士事迹就一定要真实、要全面,要对历史负责,他将多次修改后形成了初稿在镇老协会组织的烈士扫墓活动上进行试讲,征求老干部、老党员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后,再通过社区“两学一做”支部大会、重阳节退休干部座谈会等活动进行试讲,还通过政府网站等虚心听取大家对革命事迹的补充、修改意见,事迹材料先后经过六次修改补充,经镇关工委、老协反复讨论,最终编写完成《代寺镇二七烈士革命史》,填补了这段革命历史的空白。

义务宣讲,只为烈士精神代代相传

“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的共产党员应该晓得二七烈士的时代背景,和他们的奉献精神。要使党的历史代代相传,因此把这个文史资料写好,使年青一代学习了解,尊重我们的革命先烈,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杨光余说。

为了广泛宣传烈士精神,加强对下一代的革命传统教育,在每年清明节前后,杨光余都会根据整理的烈士事迹为代寺镇中心小学和初级中学各进行一次宣讲,还应邀为代寺镇机关干部、镇级单位负责人、村(社区)干部、县政府办、县公安局等30多个单位进行过演讲,几年来共演讲40多场次,听他宣讲的超过一万人次以上。

因材料由自己亲自整理,他在宣讲中声情并茂,既史料真实又充满感情,听众都低头默哀落泪,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代寺镇人民政府青年党员龚幸听了演讲后说:“革命先烈们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代寺镇初级中学学生在听后表示:“很惊讶在自己的身边就发生过这种惊心动魄的故事,革命先辈们为了解放代寺、富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为一名学生,只有勤奋学习,努力进取,长大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不辜负革命先辈作出的牺牲。”

广为流传,千里寻亲英雄魂归故里

杨光余完成的《代寺镇二七烈士革命史》受到宣传部门的重视,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作家高仁斌根据这份材料整理为《代寺27名军代表遇难始末》在《自贡日报》上发表,媒体对杨光余与“二七烈士”的事迹进行了报道,这些报道岀来后,受到了河北等地寻找烈士的志愿者的广泛关注,为了查找到烈士原籍及亲属,2019年7月,富顺县组织了 “千里寻亲,敬送烈士英魂回家”活动,寻亲团将远赴天津、河北、北京、山东青岛等地,为烈士寻找亲人,让英雄魂归故里。寻亲活动已找到了15位烈士家属、1位烈士战友,用实际行动告慰英雄之灵,传承英雄精神。

有关部门准备给杨光余补助和奖励,杨光余都拒绝了,他说,整理二七烈士光荣事迹,是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心甘情愿自愿做的,是为了告慰先烈,更是为了我们的一代一代接班人永远记住这段历史,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好,才对得起他们的牺牲。(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