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雷波县关工委牵手四川交通广播FM101.7为爱发声共圆彝区孩子音乐梦 | 推荐单位 | 凉山州关工委 |
作 者 (主创人员) | 郑波 | 编 辑 | 蔡悦 |
刊播单位 | 凉山日报 | 首发日期 | 2020.09.29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凉报融媒 | 作品字数 (时长) | 1407字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立足新闻实情,满含激情热泪,为乡村孩子铸造音乐梦想 ,针对乡村孩子热爱音乐却无音乐学习环境而开展的一段求索历程,包含着为乡村孩子争取到精神食粮而不断努力的一份坚持,最终促成为爱发声,精心策划“7live圆彝区孩子音乐梦”公益活动,筹建成“1017音乐教室”。 | ||
采编过程 | 工作人员全程参与活动开展过程,写下了所见、所感、所思,并在活动结束后编写成完整的新闻通讯。 | ||
社会效果 | 此次县关工委带头发起的公益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带动更多的有志之士参与到关爱贫困儿童的精神发展中来。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1年4月1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9月19日对平日的雷波县箐口乡中心校来说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了,但2020年的9月19日对箐口乡中心校来说却是一个不普通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四川交通广播FM101.7来自箐口中心校的三个孩子正在为梦想发声,全校七百余名师生对这一天充满了期待。“这是我记事以来第一次走出大山去成都,而且还要上直播,我好激动。”箐口乡中心校四年级一班的学生唐一峰,五年级一班的卢琴和苏琪他们这样讲到。9月19日雷波县关工委办公室主任郑波领着三个孩子走进了四川交通广播的晚间直播节目,届时他们还要参加四川交通广播特意为箐口乡中心校举行的7live第二季公益演出活动,为实现音乐梦想助力加油。
主动作为 独辟蹊径找方向
雷波县箐口乡中心校地处我国三区三州的大凉山深部,是彝族聚居地与深度贫困区,同时也是党和国家脱贫攻坚的重点关切地,天然的地理劣势与落后的教育条件拦住了孩子们追求音乐、放飞梦想的脚步。“对孩子们来说,能读上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更别提能拥有一件像样的音乐器材了。”这是箐口乡中心校同学的真实写照。
为不让山区的“硬件”阻断孩子们追求音乐的“软件”,雷波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动作为、积极担当,充分发动身边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社交网络信息,积极奔走筹备,通过多方信息渠道了解,最终找到了四川交通广播电台101.7档节目组,并与其达成共识,借助电台宣传优势,为爱发声,精心策划“7live圆彝区孩子音乐梦”公益活动,积极号召鼓励社会爱心人士与团体献爱心、行善举、传温情。
反复对接 心手相连助脱贫
“地理位置的不便导致信息的不对称使我们三方开始的对接工作并不容易,要考察、比对、考量。”雷波县关工委办公室主任郑波感叹道,“但为了孩子们的音乐梦,大家反复磋商,没有只字怨言,最后达成‘1017音乐教室’共识。”独木不成林,枝花不是春。从活动起草到方案落实,前前后后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宣传与付出,三方最终决定以公益演出的形式为此次活动募捐。当活动方案一经对外公布,就得到了CITY PARK西派金沙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活动义演的踊跃报名,有力保障了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9月19日在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与支持下,“1017音乐教室”公益募捐活动在四川交通广播电台大楼顺利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活动共募集善款近4万元,全部用于箐口乡中心校音乐教室的器材购置,统一由雷波县关工委划拨调配,以保证善款专用。
爱心接力 音乐有梦传好棒
“‘1017音乐教室’活动为我们进一步关心下一代工作开辟了新路子、提供了新思维、展示了新活力,也让我们拥有了主动权,融入其中,成为出力的一份子,也为社会人士提供更直接、更清晰的雷波风貌。‘1017音乐教室’活动规模虽然不大,但对箐口中心校的孩子来说却如春雨甘露。物质脱贫固然重要,精神脱贫也不应缺位,这一点对我们大山的孩子来说更为重要,精神文明建设不是‘吃快餐’,也不是‘喝速溶咖啡’,而是日拱一卒,久久为功。”郑波这样总结到:“此次活动为有心帮助、有力奉献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平台与渠道,让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以更便捷、更直接的方式加入我们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来,关心被大家忽视的群体与事项中来,一步一个脚印建设爱心大厦,积点滴爱,传大爱心。同时也邀请爱心人士参与我们音乐教室的建设中来,共同亲历,收获成果,共同传递爱心接力棒,做到源头有水来,途中有渠引,尾端有池收的良好效应,使我们的爱心接力能做好、能见效、能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