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让他谱写出关爱赞歌

日期:2024-06-26 18:59:00 来源:本站 浏览:1432次


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坚持”让他谱写出关爱赞歌

参评项目

消息


  

(主创人员)

何雪梅

   


刊播单位

关爱明天

首发日期

2023年7月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五老风采


作品字数(时长)

1100字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本次报道的成功之处,在于彰显“五老”志愿者张应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满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满怀对国家发展的热忱关注,积极投身新时代,热情奉献新时代,着力立德树人和帮弱助困,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升华了“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谱写了“老少牵手共筑中国梦”的温暖诗篇。


采编

过程

张应华近十年来奉献关爱事业的先进事迹,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荣获四川省第十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提名奖”。为深刻提炼“五老”精神的时代内涵,营造“深情关爱下一代,行善积德育英才”的浓厚氛围,为关爱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大竹县关工委组织工作人员对张应华先进事迹进行收集整理、专题报道、广泛宣传。


社会

效果

大力弘扬“五老”精神、唱响主旋律,进一步营造了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励更多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舞台上实现更大作为,展现最美风采。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    


“坚持”让他谱写出关爱赞歌


“你们要树立信心,对孩子的未来抱有希望,乐观面对当前困难,在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下,一定能为学生将来融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提名奖获得者、达州市大竹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张应华上门看望适龄特殊、残疾学生时鼓励他们抱有希望的场景。为了让这部分特殊儿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全面落实关爱特殊、残疾儿童精神,近年来,县关工委联合教育局和特校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张应华坚持主动带领五老走访特殊儿童家庭,为他们带去鼓励和问候。

张应华退休后,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致力于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全县关工委工作环境持续优化,组织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关爱工作不断深化,得到了县委书记的批示肯定,为大竹县关心下一代工作跨越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关爱工作中,张应华坚持帮扶措施要落实到位。去年,他通过摸底调研得知庙坝镇、杨家镇的两名学生身患重大疾病,家庭无力支撑高昂医药费的情况,为帮助学生解燃眉之急,他及时召开主任办公会,研究关爱帮扶措施,并积极与北京校友会、珍德专项基金管委会取得联系,得到他们大力支持,给予两名同学医疗、资金、精神等多方面的关爱、帮助。根据患癌学生的病历、检查结果和家庭情况,珍德专项基金管委会先后协调北京、成都的著名医学专家,给患癌学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建议,并通过现场慰问和银行转账方式,及时把慰问金发放到学生手里,让两名同学安心接受治疗。

图片1.jpg

张应华(中)带领大竹县关工委慰问学生

 

在关爱工作中,张应华坚持立德树人要强化思想教育。比如,深化优秀传统文化、科技、法治教育“三进”校园活动,全县6所学校获得“三进校园示范学校”荣誉。开展“四史”“三爱”宣传教育活动,他身先士卒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作宣讲报告20余场次,受益青少年2万余人,对青少年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教育。他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为抓手,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教科局、团县委等单位,创新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为全县中小学聘请了102名法治副校长,配齐配强法治课教师、法治辅导员队伍;他组织普法讲师团、法治副校长、普法志愿者,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多形式、多维度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80余场次,发放和赠送《法律进校园》宪法摘要》《民法典与生活同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禁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法律援助等宣传资料50万余份(册)。为深人实施“五老关爱工程”,张应华组织学校开展保护未成年人专题活动,举办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5场,开组织白名离退休十部开展“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座谈交流活动,引导五老带头搞好家庭建设,积极走进家长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宣讲现实生活中好家教、好家风的典型,弘扬孝老爱亲,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让好的家风成为生活方式和生活常态。

作为五老志愿者的一员,张应华退而不休、退而不改初衷,始终保持着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强烈热情,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余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不朽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