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红”资源为依托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日期:2024-06-27 16:54:00 来源:本站 浏览:1862次


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以“三红”资源为依托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参评项目

消息

  

(主创人员)

齐琪

   


刊播单位

“广元老干部”公众号

首发日期

2023年11月30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关爱工作

作品字数(时长)

2542字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该作品从总结归纳了广元市关工委坚持把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丰富“红色课堂”资源、开发“红色遗址”资源、激活“红色英模”资源,帮助广大青少年学习党史教育。

采编

过程

作者通过收集各县区关工委及有关职能部门关工委在传承红色基因工程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通过详实的案例及数据展示了广元市各级关工委红色教育、党史教育的成绩。

社会

效果

在全省关工委青少年党史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广元市关工委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并将发言材料刊登在“广元老干部”微信公众号上,向广大“五老”和群众、青少年展示了广元市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教育引导青少年学党史有关工作,受到广泛好评。

领导签名:同意上报。韩跃明。

 

 

                                                            (推荐单位盖章)

2024626


以“三红”资源为依托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广元既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又是红四方面军的集聚地和长征出发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市关工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殷殷嘱托,坚持把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充分发挥红色课堂、红色遗址、红色英模资源优势,帮助广大青少年更直接地触摸党的辉煌历史、更直观地感受党的丰功伟绩,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少年中更加深入人心。

一、丰富“红色课堂”资源,增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鲜活度。市关工委坚持把学校作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第一课堂”,将党史宣讲、红色读本、红色文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提升党史教育实效。一是党史国史宣讲队伍进学校。各级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作用,组建以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表达能力强、熟悉党史和广元红色历史的“五老”人员为骨干,以党史工作者、思政教师、红色场馆讲解员为补充的党史宣讲队伍,深入各中小学校开展“党史教育进校园”活动。目前,全市共有“五老”党史宣讲团8支,近200名宣讲员活跃在基层、学校和青少年中,引导他们铭记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二是红色读本研学路线入课程。我们组织“五老”联合教育部门、党史研究部门精选红军在旺苍、苍溪等地浴血奋战的故事,以及红军在各地留下的遗址遗迹,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阅读习惯,改写编印了《红土地》《红军城》《广元老区的革命故事》等思政教材40余册,研发“半条棉被”“钱衣裳”和“重走长征路”等红色研学课程30余门,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史熏陶,用红色基因浸润心田。三是红色主题文艺汇演上舞台。为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平台载体,各级关工委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喜迎二十大召开为契机,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童心向党 阳光成长”“老少同声颂党恩 携手喜迎二十大”系列主题文艺汇演活动,唱响红色歌曲、演绎红色经典、演讲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组织开展“学党史、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党史教育主题书法、绘画、征文等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二、开发“红色遗址”资源,增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生动性。广元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遗址、遗迹、遗物十分丰富厚重,为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材。一是注重典型引领。各地关工委联合宣传部门、党史研究部门,深入挖掘红色资源,通过建设纪念馆、修立纪念碑、建设红色文化广场和亭廊等措施,挖掘保护、开发利用,实现有文物遗址、有场馆设施、有展览内容、有讲解队伍、有展览活动、有管理制度“六有”标准。经过精心打造,我市苍溪县红军渡、旺苍县木门军事会议纪念馆、旺苍红军城、剑阁县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等10个基地先后入选“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每年接待青少年并免费讲解数万人次,对全市党史教育基地建设起到重要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二是注重整体推进。我们将党史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和目标考核,对红色资源进行通盘开发,切实增强党史教育基地的吸引力。围绕党史主题、抗战主题、英模主题等,在苍溪县建立了“黄猫垭战斗遗址”等教育基地74处,在剑阁县建立“升钟起义双桥死难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7处,在朝天区建立了“红坪县苏维埃旧址”等教育基地15处等,迄今全市共建有党史教育基地120余处,实现了县(区)全覆盖,苍溪县做到了乡镇全覆盖。各地党史教育基地逐渐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党史国史、继承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和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三是注重建好用活。充分发挥党史教育基地的红色资源优势,免费向广大青少年开放,让他们实地体验受教育。各级关工委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入学、入队、入团和“青少年党史学习月”重要契机,组织青少年就地就近到教育基地瞻仰革命遗址、参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近年来,各级关工委先后组织19万余名青少年参观教育基地,开展“永远跟党走 万人踏歌行”文艺汇演、“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英模报告会、“红色故事我来讲”“清明祭英烈”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在“景、物、情于一体”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三、激活“红色英模”资源,增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感染力。市关工委充分发挥广元本土英雄模范人物的激励示范作用,和“老战士”历史“活教材”“活化石”作用,多形式传播英模故事、弘扬英模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崇高理想信念。一是“多元载体”传播革命英模故事。广元是一片红色的土地,5.8万多名优秀广元儿女参加红军,涌现出了罗青长等5位中央委员和任荣、杨大易等10位共和国将领,以及佘骑义、马再生等著名战斗英雄。苍溪县收集整理英模故事,制作党史故事挂图4套144幅,在城区广场、村(社)院坝、学校操场等地进行展出,12万余人次驻足观看学习;利州区将非遗剪纸传统文化与开展党史教育有机融合,利用剪纸艺术展示英模形象,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红军渡、红军城等基地内建造徐向前、王树声、李先念等革命先烈塑像,让青少年“面对面”缅怀先烈,继承遗志。二是“线上音频”领学党史国史故事。市关工委积极适应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和青少年党史学习的新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作用,拓展“线上”学习平台,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感染力。邀请革命前辈参与“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信念跟党走”“百年党史天天讲”“向党说句心里话”活动,通过录制语音,线上“领学”党史故事。组织“五老”录制“微党课”,在“广元老干部”微信公众号平台展播,让党史学习宣讲春风化雨、入脑入心。三是“线下发声”讲述英雄模范故事。为使党史学习教育更生动鲜活,各级关工委邀请抗美援朝老兵通过开展“红色讲堂”,举办“英模报告会”等形式,用亲身经历向青少年讲述“峥嵘岁月”。昭化区邀请抗美援朝退伍老战士李化武走进各中小学校开展“勿忘国耻 吾辈自强”主题报告会,讲述他在战斗中失去右眼双臂,仍然自立自强奔走在宣讲一线的故事;青川县、朝天区邀请抗美援朝老战士李金学、杜清林等开展“讲好红色故事 庆党百年华诞”“聆听红色故事 争做红色传人”等主题宣讲,通过朴实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讲述党的成长故事、共和国的发展故事和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用英雄模范的忠诚和勇毅激励青少年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