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 十年之变 —— 致敬脱贫攻坚

日期:2021-04-16 14:43:00 来源:本站 浏览:2896次


第九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冬日暖阳 十年之变 —— 致敬脱贫攻坚

推荐单位宜宾市关工委
作 者
(主创人员)

张洁郑静、郭柏清、

郑俊杰张晶、何龙、颜刘茂、郑蔚秋周辅皓

编 辑
刊播单位宜宾广播电视台首发日期2020年12月30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公共生活频道《酒都播报》栏目作品字数
(时长)
1927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脱贫攻坚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冬日暖阳 十年之变》影片用镜头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展现山区十年之变。

《冬日暖阳》是《酒都播报》栏目组倾力打造的关爱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十年前,《冬日暖阳》栏目组曾走进屏山县清平彝族乡,记录下了孩子们缺衣少食、艰难求学的画面。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十年后,栏目组再次走进清平彝族乡,去见证那里发生的变化。通过环境和人十年前后鲜明的对比,用影像独特的力量展现了脱贫攻坚的成就。

影片拍摄手法多样,片子里满满的都是情怀,真实、感人。

采编过程

2010年第一届《冬日暖阳》活动启动,栏目组走进了屏山县清平彝族乡,在那里住了几天,记录下了孩子们缺衣少食、艰难求学的真实画面。十年后,在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栏目组再次走进屏山县清平彝族乡,重返当年拍摄过的星星基点校,记录下了孩子们现在的生活学习画面。通过校方联系,栏目组还找到了十年前采访过的吕老师及彝族学生尼克石留,记录下了他们现在的生活现状,通过他们的感悟,真实反映了脱贫攻坚给山区带来的变化。

社会效果

影片在宜宾广播电视台播出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用影像的力量记录对比,致敬脱贫攻坚,效果是震撼的。许多观众看了影片后在我们栏目后台留言,表达深受感动和触动的心情,盛赞为脱贫攻坚付出和奋斗的人们。有观众留言:“这何止是冬日暖阳,简直是人间暖阳!”……该影片有温度有情怀,传递了正能量,彰显了媒体责任。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1年  月  日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冬日暖阳 十年之变 —— 致敬脱贫攻坚


【附件:文稿】

【片头】

2010年,宜宾广播电视台启动冬日暖阳”品牌活动。十年,《冬日暖阳》栏目组先后前往宜宾境内共七所偏远山区的学校,记录下了山区的贫困现状和孩子们艰难求学的真实画面。

第一届“冬日暖阳”活动,栏目组走进了屏山县清平彝族乡十年后再访清平乡,用影像见证变迁。

—— 致敬脱贫攻坚

冬日暖阳 十年之变

(上集)

【画面】航拍清平乡大景(音效:大自然音效、鸟叫)

【字幕】屏山县清平乡 屏山县第二大彝族聚居地

【同期】张晶和梁媛在车上交流

【正文】《冬日暖阳》活动十周年纪念日之际,应我们栏目组邀约,当年的记者梁媛与我们一同重返清平彝族乡,去见证时间给那里带来的变化。(再配一句,去见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以后,那里产生的变化。)

【正文】星星基点校是当地靠近彝族聚居村最大的一所少数民族学校。十年前栏目组就曾经来过,那是一种久久无法忘却的记忆。

【画面】2009年资料(学校片段剪辑)

【正文】那年栏目组去的时候已经是冬至过后,气温只有几度,但一个学校里几乎看不见学生身上有羽绒服防寒服这样的保暖装备。

【同期】校长带梁媛参观校舍、学校配套设施,梁媛感概条件好太多了

【正文】彭中,现任星星基点校的校长,十年前刚好也是星星基点校的一名学生。作为亲历者,十年变化,他感触很深。

【画面】参观教室,衣服变化

【正文】就在跟随彭校长参观学校的途中,我们竟意外地碰到了“老熟人”。

【画面】吕老师上课同期声一段

【正文】当年栏目组来拍摄第一届“冬日暖阳”节目时,曾采访过清平乡佛协希望小学的代课老师吕朝先。没想到今天会在这里相遇——记忆的门就这样突然被打开。

【画面】上课画面转接到2009年上课

【画面】9226梁媛开教室门见吕老师,一点同期声

【正文】从交谈中我们得知,吕老师在几年前就来到了星星基点校任教,并且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守,成长为了一名正式教师。

【同期】梁媛和吕老师说变化,使用多媒体教学了

【正文】当年我们栏目组来拍摄的时候发现,因为贫穷,教学条件有限,吕老师都是废物利用、自己动手做教具。小小教具的变迁,看似一个老师教学方式的改变,背后蕴含的却是山区教育和生活的巨变。

【画面】参观食堂,介绍(生活对比)

【正文】彭校长给我们介绍到,学生们的午餐是由中央财政补贴提供的营养餐,是完全免费的。早晚餐由学校自营,也是完全不盈利的。早餐每人五元,晚餐每人六元,不限量。因为国家对贫困山区的教育扶助政策,学生住校免除了住宿费和水电杂费等,此外,每人还可享受每学期一千元的生活补贴,平均每个月就有两百元,也就是说,学生读书住校生活几乎不需要家庭承担任何经济费用。现在,学生们从周一到周五都住在学校,不仅免去了上学路途的辛苦奔波,学习、生活条件也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同期】吕老师:9320 脱贫攻坚对学生的生活、办学条件有很大的改善。我是在这里亲身经历过的,有了这些改善,这些农民带着他们的子女,每个都希望他们的子女到学校里好好地读书,而且他们也相当得用工。

【同期】彭中校长:9323 如果没有脱贫攻坚的话,我相信这些学生的求学路还很艰难,而这些老百姓的生活也不会有这样一个质的飞跃。

【字幕】目前,清平乡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比例达到了100%星星基点校263名学生就读其中彝族学生有170人,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画面】孩子们认真上课(起音乐,梁山谣)

【正文】看着这些孩子,我们不禁想起当年采访过的彝族学生尼克石留,当年记者曾跟随回家,感受他上学的艰辛尼克石留因为帮家里放羊摔断了手臂,十年了,不知他的生活过得如何?打听到他现在住在政府修建的彝家新寨聚居点,我们和老师同学们告别,再次踏上了寻访之旅。

(下集)

【正文】一个小时的颠簸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画面】彝家新寨大景

张晶和梁媛边走边谈,行走在彝家新寨路上(保留同期)

【正文】得知我们要来,尼克石留早早地就在广场上等候着我们。

【画面】张晶和梁媛和泥克石溜打招呼,寒暄。梁媛问起以前泥克石溜住在那里,泥克石溜说是对面的大山顶上后,梁媛非常震惊。

【正文】坡高地陡的大山让人望而生畏。曾经,尼克石留和他的同学们就散居在这座大山上,艰难地生活,艰难地求学。如果没有当年的影像资料,我们都很难想象,他们要怎么样上山下山。听说山上现在也通水泥路了,我们提出再去看看当年走过的地方。

【画面】梁媛和泥克石溜边走边聊,说起当年走这个路的感觉

【正文】也是这样的时间,也是这样的地点,时空的交错,让人感觉好像一下回到了十年前。

【画面】09年行走画面,爬山的同期

【正文】当年从村里到学校,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尼克石留和他的同学们每天都要步行两三个小时这样的山路才能到学校,每天光是往返上学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就是五六个小时。因为没有路灯,冬天的时候还要打着火把赶路。

很庆幸,山还是当初那座山,人也是当初那个人,但路不再是当初那条路,生活也不再是当初那个样子。尼克石留告诉我们,2014年政府统一修建了彝家新寨民族聚居点,每户人家只需要出几万元就可以搬进新家,不止是他们家,原来散居在山上的村民都搬了进去。交通便利了,大家就骑摩托车或者开车回原来老家的山上搞养殖种植,平时都住在彝家新寨,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

【画面】泥克石溜带梁媛走进家中

泥克石溜介绍自己的家(到三锅庄)

【画面】接过去泥克石溜家里(三锅庄那一段)

【正文】当年尼克石留家里唯一的配置就是一盏电灯,甚至买不起火柴,为了保留火种,只能任由烟雾一直熏在简陋破旧的房间里。

【画面】火苗特写转场(柴火燃烧音效)

【正文】暖暖的灯光,暖暖的火苗,暖暖的一家人。这样平常而温馨的画面,却让我们的眼眶有些湿润。

【正文】尼克石留说,村民都很感谢党的政策,他们才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他现在当上了村干部,并且还入了党。

【同期】9443 2019年(全村)就脱贫了,现在大家都住上了好房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过上好日子了。9441我要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9443作为村干部,为他们服务。

【正文】安居乐业、对生活充满希望,这一切,都写在了每一个村民的脸上。

【画面】新旧对比展现+笑脸(所有特写放慢镜)

【字幕】民族村(原)总人口890人,其中彝族占到了93%,养殖业和

柳杉等种植业是当地村民等主导产业。2019年,全村已全面脱贫,目前全村人均收入9600元。

总片尾字幕:

    看到彝族清平乡的十年巨变,我们十分感触。如果没有脱贫攻坚,就不会有今天这样一条条的水泥路,一栋栋新房,一张张笑脸。

    我们把这段很有意义的过程记录了下来,希望用镜头向大家呈现发生在清平彝族乡的真实变化,而它的变化,折射出的是我国山区和农村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社会协同发力、合力攻坚,经过8年持续奋斗,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谨以此片向脱贫攻坚一线的奋斗者和实践者致敬!

祝福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