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春泥护花唱晚情 银辉朝阳同筑梦——梁则栋事迹报告》 | 推荐单位 | 眉山市关工委 |
作 者 (主创人员) | 彭山区关工委、彭山区电视台 | 编 辑 | |
刊播单位 | 四川关爱明天、四川电视台 | 首发日期 | 2020年11月10日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第八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颁奖仪式 | 作品字数 (时长) | 5分24秒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本片以眉山市彭山区关工委执行主任梁则栋的工作、生活为主线,呈现了梁则栋为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的突出贡献: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做到关工委工作与党建工作、中心工作、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在全区开展“读家书,施家教,立家训,传家规”的“四家”教育活动,被国家教育部关工委评为全国十佳创新案例,受到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的点赞。 | ||
采编过程 | 自担任彭山区关工委执行主任以来,彭山区关工委先后获得“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眉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梁则栋先后被彭山区委区政府授予“眉山市彭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区委老干部局评为“三好老干部”先进个人、2016年至2019年,连续四年被区委老干部局评为年度“正能量.好榜样”先进个人。本片再现了他的工作日常,将他兢兢业业谋工作,一心一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态度展示给大众。 | ||
社会效果 | 通过新闻传播,树立榜样的力量,让全社会有更多的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积极关注并投身参与关爱下一代工作中来。 | ||
领导签名:牟刚俊 (推荐单位盖章)
同意推荐。 2021年4月20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梁则栋事迹报告
【旁白】他是彭山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组织构建者和平台建设者;也是关爱青少年活动的创新探索者;还是特殊群体青少年的贴心人。
他就是彭山区关工委执行主任梁则栋。
2015年,从县委副书记岗位上退休的梁则栋,欣然接受组织安排,担任彭山区关工委执行主任。从事关工委工作5年来,他心怀大爱,在关心下一代征途上走出一条闪光的足迹。
上任伊始,梁则栋在调研了全区10多个乡镇的基础上,制订了“抓组织、抓经费、抓平台”的“施政方略”:
在抓组织建设上,他积极向上汇报,协调区委组织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工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区建立了216个基层关工委,实现了有人办事、有场所办事;实现了全区基层关工组织全覆盖。
在抓经费保障上,梁则栋积极向上争取,把区财政对关工委的经费从每年10万元提升到30万元,乡镇关工委的经费从5000元提升到3万元。为了做大关爱基金“盘子”,他探索总结了“1+N”筹集模式和关心下一代基金筹集“两助”长效机制。
在抓教育平台建设上,梁则栋组织推进了区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投入120多万元打造七个功能教育室,建成了眉山市一流基地。被省关工委命名为“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解决了人财物的问题,梁则栋又创新举措,着力提升关爱实效。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共开班145期,圆了2万多名中小学生“实践梦”;组织开展“助学成才”项目,圆了640多名贫困学生“读书梦”;持续推动“新年微心愿”活动,圆了6000多名困境儿童“暖冬梦”。
梁则栋如春风化雨润育无声:发动全区“五老”志愿者采取“多对一”结对帮扶“五失”青少年,持续为5000多名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心理抚慰等;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宣讲团,积极推动思想道德教育、法律宣讲“四进”活动;持续开展五届青年创客训练营,将创业的种子深耕在300多名创业青年心中。
梁则栋调研中发现彭山鹏利小学关工委在学生、家长中开展“四家”教育活动后,在全区推广开展。鹏利小学《立家训、传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国家教育部关工委评为“全国十佳创新案例”,受到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的点赞。
【同期声】眉山市彭山区关工委执行主任梁则栋:关心下一代,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意义重大深远。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系统工程,我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还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尽责、主动作为、务实创新、真抓实干。用心、用情、用力、用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努力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
【旁白】“老骥志千里,夕阳更绚丽”,梁则栋团结带领区关工委一班人,用大爱浇铸希望,谱写了一曲壮志再酬的新时代赞歌!
【颁奖词】退休后的梁则栋,把坚守关心下一-代工作当作一种责任,做了大量叫得响的关爱实事。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与党建工作、中心工作、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五老志愿者“多对一-”结对“五失” 青少年,持续为5000多名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心理抚慰、文体活动;探索总结了"1+N" 筹集模式和关心下一-代基金筹集“两助”长效机制;在眉山市彭山区开展"读家书,施家教,立家训,传家风"的”四家”教育活动,被国家教育部关工委评为全国十佳创新案例,受到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的点赞。您是一个秉持信仰的人,更是一个躬身实践的人。有人说,"幸福是勇气的一种形式”,自古英雄多少事,献身关爱最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