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九江街道:基层治理走出新路子

日期:2025-08-15 浏览:500次


近年来,成都市双流区九江街道以“党建带关建”,推动关工委深度融入基层治理走出新路子。


坚持“党建+队伍”双轮驱动,织密基层关工网络。街道党工委将关工委建设纳入基层党建整体布局,构建“党工委统筹、科室协同、社区联动”工作格局。选优配强“关键少数”,注重发挥本地退休干部的“熟人优势”,邀请原九江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选拔6名机关退休干部、社区退职干部任副主任,推动11个社区全部建立关工委组织,并延伸覆盖重点企业,形成“街道-社区-企业”三级关工体系;同时激活“银发力量”,以1546名登记在册的“五老”志愿者为基础,通过社区推荐、党工委审核、群众评议层层筛选,选出140名政治素质高、热心公益的骨干力量。


强化“阵地+保障”双重支撑,夯实基层关工基础。坚持“服务跟着需求走、保障围着一线转”,将关工委阵地建设融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打造“1+N”活动矩阵,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老年大学为核心,在景秀泉城小区划出200平方米专用场地作为“五老”办公活动中心,同时在11个社区建成老党员工作室,同步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文化广场等资源,为“五老”开展红色教育、矛盾调解、课业辅导等活动提供“15分钟服务圈”街道每年固定拨付专项经费,实行“一事一报、专款专用”,重点保障青少年、高龄老人关爱慰问和青少年暑期学校。明确党工委副书记直接分管关工委,党关科室分别对接老年大学、老体协、青少年关爱、红色文化传播等工作,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调度进展,每年初制订“任务清单+完成时限”让关工工作从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深化“服务+治理”双向融合,激活基层善治动能。街道关工委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推动“五老”从“观者”旁变为“参与者”,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聚焦民生小事当好“调解员”。依托社区微网格,组织“五老”参与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调解,上半年累计化解各类纠纷120余起;同时围绕“立德树人”当好“引路人”。联合辖区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未成年保护等活动,组织“五老”“讲述抗战故事”、传承非遗技艺,累计覆盖青少年3000余人次。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九江街道关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