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关工委多管齐下 深化红色教育实践

日期:2025-09-18 浏览:481次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达州市关工委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为主线,持续深化“红色育人”工程,在全市青少年中掀起传承抗战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的热潮。


整合资源,构建红色教育“大格局”


用好用活达州丰富红色资源,联合宣传、教育、文旅等部门(单位),整合战史陈列馆、艺术团体、“五老”队伍等资源,形成跨部门协作红色教育合力。


通川区以“千人大合唱”奏响红色育人新强音,并依托宏音艺术团、马房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打造关工委直属艺术团,推动红色教育常态化;万源市联合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禁毒大队,开展“毒品伤身·红色润心”主题活动,将抗战历史与禁毒教育相结合,增强青少年爱国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渠县联合宣传部、未保中心,举办“润心筑魂·启迪未来”主题宣讲,通过心理健康辅导与抗战精神解读,助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通过市、县两级紧密联动,构建起一个覆盖广泛、内容丰富的红色教育网络。


培育师资,用好红色教育“主阵地”


聚焦红色教育师资培育,发挥好学校在青少年红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通过不定期举办专题课堂、实践宣讲、家风传承等活动,搭建起沉浸式、互动式教育平台,提升红色教育实效。


通川区在蒲家中学、凤北初级中学等“巴渠名校”开设“抗战精神”专题课堂,邀请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龚兢业、党史专家朱弘扬等解读抗战精神内涵,结合达州本地抗战事迹增强青少年历史认同感;大竹县组织召开“伟大抗战精神代代相传”座谈会,结合“金秋助学”等活动,邀请抗战亲历者后裔分享家风故事,将红色教育与励志帮扶有机结合;高新区在实验学校开展“铭记历史传薪火·勤奋创意向未来”主题活动,邀请老战士讲述战争亲历,让抗战历史“活”起来;中国工农红军达州列宁街红军小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的主题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怀。


家校社协同,凝聚红色教育“向心力”


注重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作用,通过“开学第一课”、主题实践、家校共育等活动,推动红色教育从校园到家庭和社会延伸。


通川区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在全区中小学同步开展抗战精神主题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等形式,覆盖学生5万余人次;宣汉县、开江县结合本地红色资源,组织青少年和家长参观烈士纪念馆、重走抗战路线,让学生担任“小小讲解员”,引导青少年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承;达川区通过“家校共育平台”推送抗战历史微课,组织家长与孩子共读红色书籍、观看抗战影片,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凝聚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红色教育的强大合力。


来源:达州市关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