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市关工委:精心构建立德树人关爱网 | 推荐单位 | 乐山市关工委 |
作 者 (主创人员) | 郎天全 | 编 辑 | 文字系列(连续、组合)报道和广电作品不另报编辑 |
刊播单位 | 乐山日报 | 首发日期 | 2021年5月11日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广电作品填报频率、频道以及栏目名称 | 作品字数 (时长) | 2266字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作者依托党史教育的背景,结合乐山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构建起具有乐山特色的立德树人关爱网,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分别是从依托革命实践教育基地、组织英模讲好红色故事、打造红色书室,文笔简洁,逻辑清晰,使广大青少年在多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点亮理想之光。 | ||
采编过程 | 作者结合相关资料、图片以及对相关当事人的采访进行编写 | ||
社会效果 | 该文章通过《乐山日报》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到党史教育的多种类型及教育意义。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2年 月 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
市关工委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依托革命实践基地学党史,组织英雄模范讲党史,打造红色书屋读党史,精心构建起具有乐山特色的立德树人关爱网,使广大青少年在鲜活、生动、立体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点亮理想之光、培育奋进力量,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公式 依托革命实践教育基地 传承红色基因 清明时节,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广大青少年走进夹江红色西山革命教育基地、井研竹园烈士纪念园、五通桥丁佑君烈士纪念馆等革命传统教育实践基地,缅怀先烈,寄托哀思,接受党史学习教育,培育爱党情怀。 4月2日,100多名中小学生在五通桥丁佑君烈士纪念馆,聆听市关工委讲师团成员黄涛讲丁佑君烈士的故事,瞻仰丁佑君烈士塑像,参观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丁佑君烈士的题词,无不为女英雄为了人民解放、不惧匪徒、英勇牺牲的事迹所感动。佑君中学学生黄欣雨说:“朱德爷爷在题词中,夸丁佑君烈士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女。我一定要像丁佑君烈士那样,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奋斗拼搏,做好新时代的追梦人。” 据悉,市关工委一直把党的历史作为最有说服力、影响力的教科书,积极探索“建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生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乐山经验。2018年6月,市关工委围绕“发挥红色资源作用、建设青少年社会实践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加强党的领导、强化部门责任、发挥关工委作用,利用党史资源、搭建育人平台的若干建议,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市关工委执行主任李留根在调研中,了解到夹江县为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建设西山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后,立即召开主任办公会议,集思广益,给予该县全力支持。市关工委从关爱基金中划拨10万元、与夹江投入的50万元配套,加快了基地建设步伐。去年11月,该基地被成功命名为乐山市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五通桥丁佑君烈士纪念馆、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等12个实践教育基地,不仅按照市关工委新出台的《乐山市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管理,还通过招募“小小讲解员”“红领巾讲解员”等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党史学习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党走过的艰难历程中、开创的辉煌事业中、坚持的根本宗旨中,深化了对党的认识,增强了对党的信赖。 公式 组织英模讲好红色故事 点亮理想之光 组织英模讲好红色故事,用青少年身边的典型事迹学党史,是市关委搞好党史学习教育的又一成功实践。
首先,坚持以党建带关建为引领,充分认识老英雄、老模范在立德树人教育中的独特优势,积极动员、组织他们进入关工委,靠尊重、关心和爱护,激励他们讲好党的故事,为红色事业薪火相传增光添彩。 同时,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根本路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老英雄老模范进学校,以亲身见闻讲党史,引导青少年鉴往知来,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黄继光的战友、老英雄周继成,讲上甘岭的故事,深受孩子们喜爱;航天系统二等功获得者、老模范吕仲荣讲中国的航天故事,激励学生们筑就“航天梦”;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老模范赵家骥讲改革开放的故事 ,鞭策青少年汲取精神力量,争当新时代的奋斗者…… 4月16日,南京雨花台烈士吴振鹏的遗腹子、全国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市关工委宣讲员王行,又在市中区作了一次党史学习教育报告。王行以父亲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担任支前总指挥,创办《红灯》杂志、发动民众革命,被叛徒出卖、大无畏牺牲等感人肺腑的故事,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情怀。“感谢你在我即将离去的时候,勇敢地来到这个不平的世间,用你的美丽延续父亲执着的灵魂,演绎一段没有结尾的生命传奇。”当王行念起父亲生前给她唯一的一封信时,许多青少年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柏杨小学学生徐艺菲说:“王奶奶讲的烈士故事,让人好感动!我一定向先烈学习,认真读书,学好本领,长大为人民多做贡献。” 英雄讲党史,模范树标杆。市关工委的这一作法,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认可和相关部门赞同。4月28日,市委老干部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市关工委,联合在夹江组织了首场乐山市“五老”、英雄模范先进典型党史宣讲报告会。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朱代贵,向现场的老干部代表和800多名学生作了题为《党旗指引军旗红》的宣讲报告,激励着更多的老英雄、老模范走上讲台,用立体感人的故事,助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公式 打造红色书室 培育奋进力量 今年初,市关工委领导班子在集中党史学习研讨中,深深感悟到学好党史对引导青少年更好地走向未来的重要性,决定发挥好2020年募捐122万元、建起78所乡村“关爱图书室”的作用,进一步动员爱心人士捐募红书,组织好孩子们读党史、知党情、报党恩。 立说立行,贵在务实。4月初,市关工委的“五老”们又一次赶到马边彝族自治县劳动镇笆子房村“关爱图书室”,为孩子们送上了《建党伟业》《建国大业》《闪闪的红星》等近千册书籍。捧着红书,孩子们爱不释手。他们一放学,就跑到“关爱图书室”,《青春之歌》《狼牙山五壮士》《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阅读中,山里娃们看到了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懂得了听党话才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道理,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 4月底,当市关工委的“五老”们再次来到马边的乡村“关爱图书室”,听到彝族学生们讲的读红书、学党史心得,一个个倍感欣慰。他们表示,一定要认真担负起党史学习教育这一重要政治任务,围绕孩子们所想所思、所需所求,不断探索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新路子,确保红色基因、革命事业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