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用好本土红色资源 加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 | 推荐单位 | 成都市关工委 |
作 者 (主创人员) | 袁海马 | 编 辑 | |
刊播单位 | 四川农村日报 | 首发日期 | 2021年9月7日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今日8版 | 作品字数 (时长) | 1365字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该稿重点报道了今年以来,成都市温江区关工委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加强对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少年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 | ||
采编过程 | 作者通过调研、采访,掌握了大量的素材后,写出初稿,后又通过反复修改,发往报社。 | ||
社会效果 | 该稿见报后,引起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2年 月 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今年以来,成都市温江区关工委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加强对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少年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
“话剧+红歌”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
4月14日,温江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王晓刚原创的革命历史舞台剧《忠诚·红色恋人——渣滓洞里的温江教师夫妻》在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上演,这是区关工委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采用“话剧+红歌”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活动,该校师生300余人参加,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6月11日,温江区关工委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汇演,9个镇(街道)和区教育局关工委共推荐13个自编自演的节目,热烈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7月23日,温江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王晓刚原创的红色主题话剧《追寻温江星火》巡演走进涌泉街道,街道基层干部、党员、关工委工作人员共计500余人在涌泉学校观看了演出。该剧展现了温江区最早的党组织——中国共产党温江支部创建人康明惠的革命历程。康明惠的孙女、曾孙女等亲属也到现场观看了演出。“今天真的让我很激动,没想到爷爷牺牲了这么多年,党和人民还没有把他忘记。他的事迹今天被搬上舞台,也让我们大家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康明惠的孙女康庆明说道。涌泉街道明光社区关工委负责人杨红说,她看了这部话剧非常激动,因为这个话剧的主人翁康明惠就出生于明光,大家都很骄傲。通过话剧,大家了解了他的事迹,也铭记了这段历史。
参观游学 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温江区关工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求各镇(街道)基层关工委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加强对青少年的党史学习教育。柳城街道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到位于温江公园的王光祈纪念馆参观学习,向王光祈学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涌泉街道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到温江党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让青少年充分认识温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和盛镇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到温江烈士陵园开展传统教育,请当年参加过剿匪的老战士在烈士墓前讲述战斗故事,使青少年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6月4日,温江区关工委组织35名关工委骨干和五老同志赴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学习,五老宣讲员张文远说:“这次参观学习不仅学到了红军长征精神,也为今后向青少年宣讲党史积累了素材,回去以后,我要进一步完善充实自己的讲稿,争取把党史宣讲活动讲深讲实,讲出成效。”
组建五老宣讲团 充分发挥“五老”优势
温江区关工委为了搞好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五老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组建了一支五老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3月25日,区关工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培训会,对70余名关工委骨干和五老同志进行了培训。温江区现有五老宣讲员66名,截止目前,已深入学校、社区、机关宣讲党史119场,听众达10700人次。4月初,在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区关工委执行主任李建明作了首场宣讲报告,他向400多名学生讲党的百年历史,讲温江的“昨天、今天”,很受学生欢迎。85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贾汝功先后到成都纺专、西南财经大学、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向1000多名大学生宣讲党的历史和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的战斗故事。大学生们感慨地说,听了贾爷爷的宣讲报告,真正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学习,成长成才,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