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年关爱路 倾力相助一生情

——记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关工委执行主任文学华

日期:2024-06-26 10:33:00 来源:本站 浏览:1701次


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五十五年关爱路 倾力相助一生情——记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关工委执行主任文学华

参评项目

通讯

  

(主创人员)

卢瑶

   

严崛

刊播单位

精神文明报

首发日期

2023年11月13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综合新闻 A2

作品字数(时长)

2401字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作品以文学华的真实经历为基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采访,展现了五十五年来,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文学华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文学华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崇高品德,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力量。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品情感真挚,令人感动。

采编

过程

作者在采访前根据人物背景资料准备采访提纲,根据采访提纲提问,注意提问的层次和深度。在撰稿时,突出采访对象的特点和亮点,用具体的故事和细节来支撑观点。

社会

效果

此作品通过深入挖掘文学华的生平经历和精神风貌,展现了他无私奉献、关心下一代的精神风貌。作品情感真挚、生动具体,具有强烈的社会影响和意义。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    


五十五年关爱路 倾力相助一生情

——记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关工委执行主任文学华


开栏的话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近年来,在四川大地上,广大“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爱坚守,坚持老有所为,持续发光发热,主动担当起关心下一代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典型人物。

日前,第十一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名单公示。即日起,本报开设专栏“薪火相传守初心 接续奋斗担使命”,将镜头对准第十一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和“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提名奖”获得者,记录他们发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五老”精神的事迹,也向全社会展示他们真情关爱下一代、深情倾注育新苗的人格魅力,以期更好地推动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工作持续创新发展,并激励广大“五老”发挥余热。敬请关注。

人物名片:

文学华,男,汉族,79岁,眉山市丹棱县关工委执行主任,从事关工委工作16年。曾任丹棱中学教师、副校长,丹棱县副县长,2020年被四川省委老干部局评为“全省优秀老干部志愿者”;2022年被眉山市委市政府评为“眉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

 无论寒冬酷暑,文学华总会出现在丹棱县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无论刮风下雨,文学华坚持走遍了丹棱的乡村阡陌,调查并解决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无论白昼星夜,文学华总在思考如何将关爱项目一一落实……从1968年在丹棱中学任职教师,到如今担任丹棱县关工委执行主任,文学华在关爱青少年儿童这条道路上已经耕耘了五十五年。

虽然年近八旬,但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文学华仍然身姿矫健,声如洪钟。采访中,文学华谈起工作劲头十足,对自己的努力却轻描淡写。


夯实组织机构建设

“2007年,我刚到关工委工作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采访中,提到过去的窘境,文学华记忆犹新,当时的关工委“无人无房无钱”,他也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为了让文学华没有后顾之忧,妻子阮蜀伦说:“家里有我呢,你放心工作。我永远无条件支持你!”

于是,为了丹棱县的青少年儿童,文学华选择了迎难而上,在全县开展深入调研,并将调研的基本情况多次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文学华的不懈努力下,不到两年时间,丹棱县关工委班子就得到全面充实与加强,各乡镇、部门、村社、街道关工委组织均建立,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

队伍建立起来后,文学华制定了培训计划与大纲,编写培训资料,对全县关工委干部进行系统培训。2008年以来,组织举办关工委干部培训班8期,共计培训关工委干部900余人次。为了强化年轻干部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认识与重视,文学华每年都要到县委党校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去授课。

“关爱明天痴心不改,吃苦受累无怨无悔。”丹棱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梁大卿对文学华赞叹不已,“文学华一直将自己的幸福与丹棱县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挂钩,五十五年如一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建好社会实践基地

“夏令营是一次增长见识,磨炼意志的机会,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体验集体生活的机会……”7月11日,丹棱县2023年“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奋进新征程”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开营仪式在丹棱县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举行,丹棱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梁大卿为青少年们致辞。此次夏令营为期4天,共有营员104名。

丹棱县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是文学华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而多方奔走努力的成果。为了落实“地盘”,他积极协调,把地址落实在原唐河中学的老校区;为做好建设前的策划规划准备,他带领团队四处考察学习,力求方案臻于完善;为建立长效机制,他多次与教育部门沟通,完善基地管理模式;为动员各成员单位全员参与,他数次召开关工委成员单位会议,并上门与各成员单位沟通……终于,2012年11月,丹棱县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挂牌成立,2020年,县委县政府又投资500多万元对实践基地进行了改扩建,同年12月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还被省关工委命名为“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为充分发挥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这个公益性校外教育场所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丹棱县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全面提高全县青少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021年-2023年,丹棱县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已接待全县所有中小学校120余批次,2万余名师生参加了基地社会实践活动。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翻开9月出版的《丹棱文学新苗》,每一篇文章都凝聚了文学华的心血。2021年以来,文学华以“传承端淑文脉、弘扬‘为学’精神”为主题,请市县作协的作家通过开展专题讲座、采风活动和作品点评、推荐发表、端淑乡音展示等,对全县五所中小学的文学爱好者进行指导,并结集出版了《丹棱文学新苗》专辑,在学生们心中根植传承端淑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延续丹棱文脉的种子。

在关工委工作多年,文学华对于困难学生的帮扶从未停止。他带领关工委“五老”志愿者深入困难学生家庭走访调查,了解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特别困难学生实行直接精准对口帮扶,由文学华直接帮扶的特困学生就有30余人。其中一名关爱对象罗远泽,曾是一名辍学的孤儿,在文学华的帮扶下,如今25岁的他有了自己的事业,也开始帮助别人。罗远泽常说:“如果没有文爷爷和关工委的帮助,就没有现在的我!”文学华却只是轻描淡写:“帮一把,扶一下,学生的人生就能变得更好,何乐不为?”

文学华深知,一个人要成才,不仅要从物质上帮扶他(她),还要从精神上关爱他(她)。为此,从2017年开始,文学华在丹棱中小学校中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在丹棱建立起了“一中心,两站点,全覆盖”丹棱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专题讲座、工作坊、团体辅导、个体心理咨询等方式,举办活动30余场,培训师生、家长2万余人次,编撰《丹棱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汇编》教材,形成以活动教学为主,综合运用心理训练、问题辨析、角色扮演等方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形成了县关工委主抓、教育部门主管、学校层面落实、家庭教育辅助、社会支持的一体化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