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明:对彝区下一代一往情深

日期:2024-06-26 10:59:00 来源:本站 浏览:1597次


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邱德明:对彝区下一代一往情深

参评项目

通讯

  

(主创人员)

李仙红、龙言滔、潘北毅

   

罗晓庆


刊播单位

关爱明天杂志

首发日期

2023年第8期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五老人物


作品字数(时长)

2414字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该作品真实生动再现了越西县关工委执行主任邱德明不忘初心,“退休不褪色”,从事关工委工作11年来,把对党和人民的深情牵挂,身体力行转化到关爱下一代工作中,在关爱园地播撒爱的种子,传递温暖,倾力帮助每一名困境青少年,照亮彝区青少年前行之路的事迹,具有典型性。

采编

过程

   邱德明同志退休后一心扑在关爱下一代事业上,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初心使命,获评第十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其事迹真实感人。202376日,越西县关工委将其事迹进行整理、编辑、提炼上报。作品具体生动描述了邱德明同志退而不休、深情关爱下一代的事迹,关爱明天杂志于当年8月采用刊登。

社会

效果

    通过邱德明事迹宣传报道影响和带动更多老同志加入到关心下一代事业中,为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628


邱德明:对彝区下一代一往情深

封面人物

邱德明,69岁,中共党员,越西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现为越西县关工委执行主任,从事关工委工作11年。获评第十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为了一个坚守,他废寝忘食;为了一个初心,他倾情奉献。11年来,他不忘初心,退休不褪色,身体力行转化到关爱下一代工作中,似春蚕抽丝剥茧哺育朝阳,如火炬默默燃烧,照亮越西县青少年前行之路。

封面故事

9年前的年初,是邱德明退休的日子,他就在不停地询问自己“退休了,就只是一名普通老人了,应该干点什么呢,还能做点什么呢?”退休前,他已经在县关工委担任副主任,在关爱园地播撒爱的种子,传递温暖,帮助每一个困境青少年,让他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便逐渐成为邱德明退休后坚定的奋斗理想。

一往无前地坚守

关工委成立之初,五老队伍力量薄弱。“很多老同志对关工委知之甚少,我逢人便宣传,他们听了我这个老朋友的话,也纷纷参与到了五老无私关爱奉献下一代的事业当中来了。”邱德明感叹,“关心下一代利国利民,我们更要坚守初心,一往无前。”

退休后,事情少了,精力多了,他四处奔走,积极寻找教育、卫生、司法等各条战线的老同志,共同壮大关爱事业。经过他十多年来的春来秋往、不懈努力,越西县关工委组织发展至今,已建成了8个“五老”志愿团,配备了15名团长、副团长,987名五老志愿者在289个基层关工委组织带领下积极发挥作用。县关工委连续10年荣获“关爱明天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有人干事,还得有钱办事。面对专项工作经费欠缺和办公条件简陋的现实困难,他多次奔走,找到时任越西县委书记袁洪反映情况、说明困难。书记耐心倾听,当即表态,“对教育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砸锅卖铁都要支持”。在县财政极度紧张拮据的情况下,划拨专项工作经费,完善配备工作条件和工作人员,为关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和支撑。

近年来,游学、实践等教学理念开始成为一种新时尚。“要建具有红色传承、民族地区特色、脱贫攻坚特色的实践教育基础,帮助青少年全面成才。”秉持这样的理念,他经常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加强对经费和项目的支持。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他三天两头就往基地跑。目前已成功打造了西城中学素质拓展基地(被命名为“凉山州青少年社会教育实践基地”)、乌拖尔库青少年禁毒防艾法治教育基地、红军长征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全县20个乡镇累计3万余名青少年参观游学。“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打造‘巂州印象·脱贫攻坚实践教育基地’,进一步丰富青少年的教育载体。”他满怀期待地说。

一以贯之地育人

“反革命分子残忍地砍断了红军战士的手指、脚趾,残忍地把他推下了深达十一米的山洞……”去年5月27日举行的“讲好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中,邱德明正和小朋友们坐在一起,声情并茂地讲述当年红军长征过越西的故事。此前,他因在调研基层工作中,不慎将腿扭伤,行动严重不便。工作人员都劝他不要参加宣讲活动了,他很生气地回复:“共产党人什么时候退缩过,这点小毛病我还扛得住。”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打基础、固根本、管长远的育人工作,必须抓紧抓牢。”立德树人,在邱德明的眼中是庄重的,不会因任何原因而暂停或搁置。他还多次到专门研究越西县史、党史的退休教师余泽生家拜访,邀请他“出山”加入到宣讲队伍中来。出于年龄和身体的考虑,余老师婉拒了他,但他不愿放弃这个珍贵的五老人才。从那以后,一有空闲时间,他就往余老师家里跑,一起喝茶下棋,促膝长谈。余老师被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所感动,投身到了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宣讲队伍中来。

十多年来,邱德明结合越西本土红色资源和五老队伍优势,将主题教育同法治教育、家风教育等充分结合起来,先后举办了“观电影、庆国庆、喜迎十九大”“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教育活动,“珍爱生命、拒毒防艾”“学习楷模、传承精神”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华大家园”“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汉彝学生手拉手”等演讲活动,共开展各类活动100余场次,激励8万余名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抱负、点燃奋进理想火炬。在各类科普宣传、禁毒防艾、法治宣讲、控辍保学等发挥五老作用的活动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一往情深的坚守,关爱帮扶不漏一人、全面覆盖

邱德明到关工委任职以来,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能让孩子失学、不能让学生失落、更不能让青少年失足。”“哪个孩子有什么困难,哪个孩子今年上大学……”他都清清楚楚,仿佛心里有个记录本,记录着所有困难孩子信息和需求。

他用真心为困境青少年撑起“一片蓝天”。“爷爷,我考二本没问题!”彝族学生吉米某某在去年高考前拉着邱德明的手说。吉米某某家庭困难,一直是邱德明重点关注的孩子之一。如今他已经在成都理工大学就读。吉米某某立志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像邱德明爷爷一样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同为家庭困难学生的刘某某,父母离异,家庭困难,萌生了辍学外出务工的想法。邱德明了解情况后,不顾右腿受伤,实地走访看望,累计资助5000多元,让其得以重返校园。

了解到越西县在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共有11名未成年人犯罪后,邱德明十分难过:“未成年人分辨能力差,易冲动,心理、生理发育不成熟,社会阅历较浅,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和他人的蛊惑走上犯罪的道路。把这些走错路的苗子扶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深感关心教育未成年人任务艰巨,带头组织五老开展心理咨询“一对一”帮教,配合社区开展矫正治疗,在生活上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学习上帮助他们进步,在行为上帮助他们矫正不良习惯,指引他们认清方向。同时,他充分发挥五老网吧监督团作用,配合县公安局等部门对全县网吧进行巡查20余次,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如今,邱德明虽已老迈,但革命意志不曾衰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始终奋斗在关爱事业最前沿,倾尽全力为彝区孩子健康成长持续发光发热。

 

关爱心语:让孩子们有书读,健康、快乐成长是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