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关爱路上,这颗“螺丝钉”永不生锈 | 参评项目 | 通讯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邱 天 | 编 辑 | 莫尔佳 | |
刊播单位 | 《关爱明天》杂志 | 首发日期 | 2023年第8期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五老风采 | 作品字数(时长) | 1250字 | |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 作品大量运用文字“同期声”在读者面前生动形象地勾勒和描写出凉山州雷波县老战士杨远华为了青少年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已无声低调的语言烘托出杨远华激昂澎湃的工作豪情,让读者在阅读间为他的这种精神而深深打动。 | |||
采编 过程 | 杨远华是凉山州雷波县一名老战士,他虽平凡但他的事迹却不平凡,作者在掌握到该线索后,通过深入细致采访形成该作品。 | |||
社会 效果 | 文章刊载后,杨远华甘愿做“螺丝钉”的精神在凉山“五老”中广为传颂,杨远华更是应邀在全州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在全州引起强烈反响,为凉山“五老”树立了典范。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年6月28日 |
在雷波县关工委五老宣讲团中,有一位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战士杨远华,他从雷波县人民检察院退休后,便主动申请成为了一名五老宣讲员——曾经的他,穿着绿军装奋战在老山前线;如今的他,再次穿上绿军装奋战在宣讲前线。7年来,杨远华和县五老宣讲团成员的足迹遍布了雷波县21个乡镇、53所中小学,开展宣讲162场,覆盖学生2万余名。
“当初加入到宣讲队伍中来,就连儿子都不理解我。”杨远华半开着玩笑说道,“记得有次儿子对我说,爸爸,你都一把年纪了还每天坚持学习,到处宣讲,不累啊?”儿子不理解,杨远华的老朋友们也不理解。“朋友们说,老杨你都退休了,还到处宣讲,那么认真学习,图什么啊?但我告诉他们,其实恰恰相反,退休了,才是学习的最佳时机,也是为下一代奉献余热的最佳阶段。”杨远华并没有从这些“不理解”中迷失方向,他深深地爱上了宣讲这项事业。
宣讲,是一门演讲艺术,要赢得青少年的喜爱和欢迎,宣讲水平至关重要。除了熟谙宣讲内容而外,还要遵循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规律。多年来,杨远华一直注重必要的知识积累,他重点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和省、州有关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条例》等内容,关注“川关在线”“五老情”等公众号,与青少年真情沟通,讲究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善用宣讲技巧,向一些高水平的宣讲员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宣讲水平,使宣讲更具有理论性、政治性、知识性、时代性。
一直以来,中小学生学习心理压力大问题比较突出。杨远华便与宣讲团成员一起,深入基层,把宣讲的侧重点放在了对全县中小学生及家长开展心理健康、禁毒防艾等教育上。学生听后,精神面貌、求知观、生活观、生命至上和勇于奉献的爱国观念明显增强;家长听后,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家长,孩子出了问题,作为父母重在找准根源,要在恰当时机与孩子细致交流、沟通、引导;教师听后,教育教学理念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追求等复合型观念转变。“杨老的宣讲很精彩,能够起到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让人向上、向善。”每到一处,学校、家长、孩子都对杨远华的宣讲赞不绝口。
2022年5月,杨远华随同县关工委五老帮教团一行来到县看守所,对在押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帮教活动。他通过法律知识讲解、心理辅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思想上进行感化,帮助孩子们解开心里的疙瘩,排除心理障碍。临走时,一位失足青少年声泪俱下地说:“要是早点听到杨爷爷的这番教育,我就不会犯罪了!”听了孩子的话,杨远华眼里也满含泪水,“因为我感觉,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也更加坚定了我坚持做好宣讲教育的信心,‘防患于未然’。”他说,“我还要动员身边更多的老同志加入我们的队伍。”
“‘钉子精神’曾经培养了我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下一步,我将当好雷波青少年的引路人,把传承红色精神,提升爱党爱国情怀,发扬‘钉子精神’作为我宣讲的主题和核心,做关爱路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谈及未来,杨远华刚毅的面庞上无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