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堂解决民生大问题

日期:2024-06-26 15:39:00 来源:本站 浏览:1487次


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小课堂解决民生大问题

参评项目

通讯

  

(主创人员)

陈文娟

   

张微微

刊播单位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首发日期

2023年6月20日/第12期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党建视点·聚焦平昌县“爱心+”党建

作品字数(时长)

1039字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留守儿童多,课后看护难”是摆在大部分社区面前的一道难题。作品翔实深入报道兆润·江山城小区在党组织的引领下,联动驻区企事业单位打造“爱心课堂”阵地,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集聚社区居民、爱心人士,开展课后托管服务,用“小课堂”解决民生“大问题”。

采编

过程

根据以上线索,在采访前期请教平昌县委组织部相关领导,确定“爱心课堂”发起地金宝新区竹园社区兆润·江山城小区作为观察采访点位。记者采访了“爱心课堂”发起人平昌县第四小学校长苟兴和、“爱心课堂”志愿者、竹园社区党总支书记杜波等,以关心关爱学生为切入口,“爱心课堂”潜移默化反哺小区治理。

社会

效果

作品刊出后,得到巴中市平昌县委组织部相关领导的大力肯定,不但是对当地推广建立“爱心课堂”的推广宣传,更为相关干部人员干事创业鼓舞了士气。该稿件经刊、网、端、微多渠道呈现后,迅速产生影响,并在“学习强国”APP、川观新闻等新媒体平台转载,形成二次传播。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    


小课堂解决民生大问题


“娃娃放学后有人看管、学业有人辅导、安全有人保障,‘爱心课堂’确实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平昌县金宝新区竹园社区兆润·江山城小区居民颜红对社区创建的“爱心课堂”很是感激。

 

34a7f76dfedb75aeb9f2d3fe4ca6b221_quality,q_95.png 

平昌县竹园社区“爱心课堂”志愿者教师苟兴和为学生辅导功课。

 

可在2020年以前,“留守儿童多,课后看护难”一度是摆在社区面前的一道难题。原因是竹园社区属于城郊接合部新型社区,居民近2万人,但超过50%的住户常年在外务工,小区里居住的多为老人和小孩。

“放学后,孩子作业也不写,就在小区里乱跑、捣乱。”不忍看到小区的孩子们没人管,小区“双报到”党员、平昌县第四小学校长苟兴和办起了“爱心课堂”,成为社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点。

从最初的4个孩子到覆盖小学五个年级的30多个孩子,教室从30平方米扩展到700平方米,从一块黑板、几张桌椅的简单教室,变成现在包含课外阅读区、琴棋书画区、体育器材区和爱国影视区等区域的多功能教学场地,“爱心课堂”硬件不断“升级”。


课堂“升级”,离不开社区的大力支持。2021年,竹园社区强化党建引领,成立“双报到”党员功能性党支部,“爱心课堂”纳入社区党总支组织领导,苟兴和任“爱心课堂”功能党小组组长,负责全面抓好日常运行、后续管护。

为了更好发挥“爱心课堂”的服务功能,社区进一步整合自身教育资源,先后召集79名党员、志愿者参与。“有些人本来就是教师,其余人员也具备一定的特长。我们坚持家长、学生所需与志愿者特长相结合,开设书法、绘画、棋类、电子琴、国学故事等9类特色课程。”苟兴和介绍,自“爱心课堂”创建以来,受益学生达3300余人次。

“看到小朋友快乐成长,就是最大的收获了。”一直想为小区留守儿童奉献一份力量,拥有绘画特长的党员、小区居民赵敏积极响应社区号召,成为“爱心课堂”志愿者教师。

如何更有效调动志愿者老师积极性,促进“爱心课堂”项目可持续发展?“社区建立‘道德银行’激励机制,志愿者可以通过服务积分兑换奖品。针对参与活动的教师,社区会专门写表扬信给其所在学校,助力他们评优争先。”竹园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杜波告诉记者。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社区有需要,我肯定积极响应。”受益于“爱心课堂”的学生家长颜红,对社区的付出深有感触。

“‘爱心课堂’开办以来,居民精神风貌越来越好,更愿意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杜波说,“我们已经对其他小区开办‘爱心课堂’的基础条件进行了摸排,做了筛选,计划逐步把‘爱心课堂’的经验推广开来,让更多居民受益。”(责编/张微微)

2023年6月下第12期杂志封面_00.jpg

小课堂解决民生大问题_00.jpg

《小课堂解决民生大问题》推荐表_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