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父子俩的爱心传递 | 参评项目 | 通讯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陶冶 | 编 辑 | 文字系列(连续、组合)报道和广电作品不另报编辑 | |
刊播单位 | 宜宾日报 | 首发日期 | 2023年12月15日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第七版综合.公益 | 作品字数(时长) | 1200 | |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 2012年,孟登虎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原宜宾县二中,2015年又考人成都大学,孟仕前既开心又发愁,高兴的是儿子考上大学,犯愁的是将如何凑到学费。当他还在为学费发态时,经过学校推荐,相关部门又将孟登虎作为帮扶对象,每年资助其4000元,让他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2023年孟登虎委托其父亲孟仕前向栋梁工程捐款,资助困难大学新生,传递爱心。 | |||
采编 过程 | 叙州区关工委开展上门走访,仔细了解了孟仕前父子的家庭情况和善举。 | |||
社会 效果 | 宣传了栋梁工程助学效果,为更多受助学子进行了现身教育,树立了标杆。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年 月 日 |
在一个边远山村,有一对父子为传递社会爱心,全力资助一名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在当地传为佳话。他们就是叙州区横江镇义兴村赵坝组孟仕前、孟喜虎父子。
“请问老孟在家吗?”11月底的一天,叙州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相关人员一行,驱车来到孟仕前的家里。孟仕前正在家里忙碌,见有人来看望他,十分激动。
遭遇送境他曾产生绝望念头
回想起20多年前的往事,孟仕前的泪水不断往下流。1999年,他经朋友介绍去宜宾打零工,一天在装卸货物时不慎从4米多高的地方摔下来,经医生诊断为腰椎骨折,双下肢失能瘫痪,最后残情鉴定为二级肢残。孟仕前先后做了六七次手术,一共花去1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那时他儿子孟登虎才4岁,妻子见他成了一个残疾人,家里又债台高筑,便离家出走杳无音信。孟仕前看着家里几间破烂不堪的土瓦房,不知泪水湿透了多少次枕头和被盖。从此,他就与儿子相依为伴。
爱心帮扶让他鼓起生活的勇气
孟仕前摔伤后,有许多好心人帮助过他。他记得有一年,当地信用社到他家催收贷款时,看见他家庭十分困难,不仅延时收款,而且还主动联系一名爱心人士资助他上高中的儿子。
2014年,孟仕前被评为建卡贫困户,住房被鉴定为 D 级危房,当地党委、政府补助其20000元,并协调贷款40000元帮助他家进行危房改造,将原有的房子改建成平房。此后,孟仕前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多做好事、善事。
相关人员慰问残疾人孟仕前(左二)
2012年,孟登虎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原宜宾县二中,2015年又考人成都大学,孟仕前既开心又发愁,高兴的是儿子考上大学,犯愁的是将如何凑到学费。当他还在为学费发态时,经过学校推荐,相关部门又将孟登虎作为帮扶对象,每年资助其4000元,让他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
“我不但要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而且还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0年前,孟前的家乡新修兴学校便民桥,孟仕前立即四处动员大家捐资捐物修建学生过河桥。
孟仕前鼓足勇气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于2013年光荣入党。脱贫后,他连续几年被选为复龙镇竞代表。2021年、2022年被横江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父子携手传递社会爱心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孟登虎终于在2019年完成了学业,通过校招成功在天津大港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人职。2022年,孟登虎回家过年时说,他要努力工作,争取多赚一点钱,去帮助更多的困难学子成才。
2023年8月25日,孟仕前父子了解到蕨溪镇刚考上大学的新生李杨洋的家庭较为困难,于是在叙州区相关部门的见证下,双方签订了帮扶协议,从2023年至2026年,孟仕前父子每年资助李杨洋书学费5000元,四年共资助20000元。
孟仕前父子终于如愿以偿,他们感到很开心。孟仕前说,让他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儿子有了发展平台后,没有丢失善良和感思之心,他们将这份社会爱心继续传递下去,去温暖和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众。
(2023年12月15日《宜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