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魏远英:“童村同在”育新花 | 参评项目 | 通讯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詹斌善 陈世余 | 编 辑 | 罗晓庆 | |
刊播单位 | 《关爱明天》 | 首发日期 | 2023年01月刊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关爱明天 五老故事 | 作品字数(时长) | 1846字 | |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 全面、准确、生动地描述了资阳市雁江区关工委执行主任魏远英从事关工委工作10年来的主要成就,包括创新实施的“童村同在”项目、“关爱助学”工作和筹资助学等工作。通篇读起来给读者一种大气磅礴,酣畅淋漓之感,难能可贵的是在“关爱心语”、“说说心里话”等细节展现处,又给人以温暖细腻之感,让人感觉倍加真实、印象深刻。 | |||
采编 过程 | 记者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采访、沟通情况;通讯员收集材料,组织素材,提供相应文字资料。 | |||
社会 效果 | 该作品经《关爱明天》2023年01月刊发出,加之封面人物也是该作品中的主人翁,引起了广泛关注,使更多干部群众了解到了该地的关工委工作,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 |||
领导签名: 同意推荐
(推荐单位盖章) 2024年6月27日 |
从事关工委工作 10 载以来,魏远英倾情铸关爱,始终心系下一代。她带领班子成员,创新实施“童村同在”项目,争取民政项目资金三年共40 万元,建成 40 所“童村之家”,有效破解了农村留守儿童失管的难题;倡导90个学校的关工小组,通过“关爱助学”活动联动,让 3194 名留守、失亲儿童有了一对一教师帮扶。她是令人敬佩的“魏大姐”、青少年爱戴的“魏奶奶”,她就是资阳市雁江区关工委执行主任魏远英。从事关工委工作 10 载以来,魏远英倾情铸关爱,始终心系下一代。她带领班子成员,创新实施“童村同在”项目,争取民政项目资金三年共40 万元,建成 40 所“童村之家”,有效破解了农村留守儿童失管的难题;倡导90个学校的关工小组,通过“关爱助学”活动联动,让 3194 名留守、失亲儿童有了一对一教师帮扶。她是令人敬佩的“魏大姐”、青少年爱戴的“魏奶奶”,她就是资阳市雁江区关工委执行主任魏远英。
甘当“朽草”培新苗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草”。这是魏远英的表白,也是她 退休后敢于挑起雁江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这个担子的原因。在2012年担任区关工委执行主任后,她不懈努力,实现基层关工组织全覆盖,“六好”关工委创建合格率达到86.4%,工作各项制度建设更加完善,各方面基本做到有章可循,活动开展机制实现常态化,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魏远英常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党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是关工委义不容辞的职责。她把立德树人作为抓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关键。多年来,先后开展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各类主题活动,亲自参与并组织“五老”近1000人次深入学校、社区宣讲,开展法治讲座100余场,使18万余名青少年受到了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
“童村同在”是在魏远英带领下的一项创新工作。针对辖区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失管的现状,她与班子成员一道先后实地调研,摸索实践,争取民政局项目资金,在全区创建了 40 个村(社区)“童村之家”,惠及 1600 余名农村留守儿童,有效破解了农村留守儿童失管的难题,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关爱助学”项目是魏远英帮助失依儿童、留守学生的又一大创新。针对不少失亲儿童、留守学生学习困难、缺乏关爱帮扶的现象,她提出了教师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困境儿童的“关爱助学”项目,项目要求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每周不少于一次对帮扶对象进行学习辅导。一年多来,全区90所学校关工小组,有3194名教师结对帮扶了3194名失亲儿童、留守学生,得到了众多孩子家长的好评。
“关爱帮扶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对口帮联”也是魏远英在关爱青少年工作中的创新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她也积极助力,着力实施了对口帮助贫困村的关爱工作,创立了“对口帮联”机制。全区 84 个关工委组织联系了 84 个村或社区关工小组,每年到联系点对困境及留守儿童开展 3 次以上的帮扶活动,并协助抓好联系点关工小组工作,使4000余名青少年得到了关爱。
亲历亲为心系下一代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是担任领导干部还是从领导岗位退休担起关工委工作,倾力而为是她的习惯。她坚持,关工委工作必须有为才有位。多年来,她始终坚持把加强学
习、提升素质作为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基础。在她的倡导下,全区各级关工委组织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工作制度、关爱救助及关爱助学管理等制度,有力有效推动了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
同时,建立了工作汇报制度。她始终坚持把以党建带关建作为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关键,积极主动向区委汇报工作,提出建议,区关工委的工作得到了区委前所未有地高度重视,不仅及时研究解决各种疑难问题,而且把关工委的工作做到“四纳入”“四到位”……
魏远英深知,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她积极协调区民政、教体、群团等单位,对困境儿童和学生开展关爱救助和金秋助学活动,筹集资金300万余元,为3000余名困难学生解决上学难问题。筹措资金 130 万元为 20 所学校建设了“关爱厨房”,为44所学校实施了“关爱饮水”,学校师生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在抗击疫情中,她认真宣传和遵守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她主动为“童村之家”配备测温器、口罩、消毒药水等防疫物资,严格管理,科学安排“童村之家”运行。精心组织五老志愿者开展抗疫防疫知识宣讲,引导青少年正确理性面对疫情。还为一些特困青少年送去口罩、酒精等各种防疫物资,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她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贡献关工力量。
兢兢业业、敬业奉献,魏远英就是这样一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标杆典范。为了雁江区关工委,她正倾其所能,为了关心下一代,她更倾尽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