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让洪雅少年“失亲不失爱” | 参评项目 | 基础类—通讯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周明弟 | 编 辑 | ||
刊播单位 | 《关爱明天》杂志 | 首发日期 | 2023年10月27日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作品字数(时长) | 1291字 | ||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 本文向读者介绍了洪雅县关工委长期以来对问题青少年的关爱帮扶工作。全文一千余字的篇幅,从点到面,从上到下全方位的介绍了关爱帮扶问题青少年的事例,成效。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标题突出重点,让读者一目了然,巧妙地点出了关工委在关爱问题青少年中做的工作。 | |||
采编 过程 | 问题青少年救助项目是关工委开展青少年关爱帮扶工作的一部分。作者从关爱事例入手,从细枝末节展现了关爱帮扶工作的情况及达到的效果,让关工委工作得到很好的宣传。 | |||
社会 效果 | 此项工作也让问题青少年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本文向读者宣传了关工委关爱帮扶问题青少年工作,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年 月 日 |
“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是洪雅县关工委多年来坚持的“三不”原则,秉持这个理念,县关工委在关爱工作中用春风化雨的精神去教育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用水滴石穿的精神守护他们成长。曾先后走访慰问1500多名留守儿童,500多名“五失”青少年,走进眉州戒毒所、眉州监狱、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罪管教所、锦江监狱、自贡监狱等开展帮教活动,通过赠书、写信、说“悄悄话”走进心灵帮教;用眉山市第三届未成年人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帮教等等。通过艰苦细致的帮教工作,“五失”青少年纷纷走出误区,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继续读书学习,走进工厂务工,开店经营买卖,开启了新的生活,受到大家的好评。
形成问题青少年的原因多种多样,缺少亲情关爱是最重要的因素。对问题青少年的帮教工作,洪雅县关工委用水滴石穿、铁棒磨成针的精神,坚持做好问题青少年的帮教工作。
中山镇邹岗村六组的小张(化名)是当地出名的“淘气王”,上课经常讲话、吃东西,作业不认真,打骂同学,迟到早退,甚至偷同学的自行车卖,学习成绩经常徘徊在20、30分边沿,是标准的“双差生”。小张父母外出务工,难得与孩子交流思想,缺少父母关爱,这是孩子成为“双差生”的重要因素。问题日积月累,后来发展到厌学、逃学、旷课等。
县关工委“五老”代表给他送去字典、词典,家访时深入浅出的跟他交流,鼓励他好好学习,力争做个老师、同学、邻里、家里喜欢的乖孩子。冬天,给他买旅游鞋、羊毛衫等,并动员社会爱心人士一起参加帮教工作,还多次帮小张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从小学3年级到初中,县关工委“五老”经常与班主任、任课老师、校长及镇村组干部联系,研究帮教措施与办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帮教和疏导方法。“五老”代表还多次深入家访,与家长交心谈心,对孩子启发引导。学校只要发现孩子做一点好事,就正面鼓励、表扬,增强他改过自新的信心和勇气。历经数年的耐心说服教育,小张的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改进,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他的一篇作文《我家的一只小黑猫》,被老师打了高分,他开心地笑了。除此之外,为了帮助小张的父亲寻求工作岗位,县关工委“五老”亲自出面联系企业给予落实,这样一早一晚可与孩子见面,便于交流思想、了解孩子,以利管教,使之一步步沿着正道健康成长成才。
数年前的冬日,洪雅县关工委和县委政法委、司法局、教体局、团县委、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前往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罪管教所、眉州监狱开展帮教工作。“五老”在现场作了题为《做一个合格的好公民》的发言,事后一直坚持帮教龙某、李某等四名少年犯。坚持长期书信交流帮教,鼓励他们真正认罪伏法、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做事、不断立功减刑,收到良好的效果。有时候,他们在监狱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心情烦躁时,就把“五老”写给他们的信翻出来重新阅读,仔细想想,心情又平静下来,马上投入到改造中。就这样,这几名失足青少年在长期的关爱帮教中渐渐找到自我,认真改造。
洪雅县关工委“五老”志愿者20多年来把“立德树人”始终放在关工委工作的首位。对问题青少年,他们主动“出击”,掌握“火候”。通过宣讲、谈心、筹款等一系列爱心帮教活动,护卫这些问题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