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达川区逸夫小学女足队点赞
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为达川区逸夫小学女足队点赞——“踢”出一个未来 | 参评项目 | 通讯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李怡霏 | 编 辑 | 莫尔佳 | |
刊播单位 | 《关爱明天》杂志 | 首发日期 | 2023年3期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校园》 | 作品字数(时长) | 2549 | |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 文章从“女子足球队”这一特别的学校体育团队入手,通过团队介绍、关爱案例、成效展示等内容阐述,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一所区县级学校如何破解难题后协调家长配合学校协同育人,了解他们在探寻“女子足球”这条道路的探索和思考,以及既有的可圈可点的优异成绩。 | |||
采编 过程 | 记者通过与校长、教师深入沟通,了解学校教学特色,收集文字和图片资料后整理成稿 | |||
社会 效果 | (必填)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年 月 日 |
为达川区逸夫小学女足队点赞
周五上午,达州市达川区逸夫小学的操场嘈杂热闹,场上的小足球员们精神抖擞,在寒风中奔跑运球,利落的身形来回穿梭,让人惊讶的是,这群孩子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
从 2016 年开始,逸夫小学从三年级中挑选几名队员组建了校内第一支女子足球队,到目前为止,全校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都有一支女足队,逸夫小学也成为达州女足队代表学校,组队以来,参加国家省市区各级比赛、荣获各级大奖 180 余次,向市级以上球队输送队员30余人,其中12人参加省队集训。
缘起——
看女足队从无到有
事情要从 2015 年说起。2015 年,逸夫小学的女孩们有了自己的足球队。但这件事一开头就面临了第一个难关——家长的不理解。“家长质疑孩子参加这些训练有必要吗?是不是会耽误大家的学习时间?”负责体育课和足球训练的体卫艺主任刘逢武,是孩子们的教练,看着学校的女足队从无到有,他与其他老师付出了许多努力。
“校领导商量之后,决定召开全校的家长大会,主要就是强调加强体育锻炼的事情,并且也清楚表明,足球队只会占用孩子们放学后和周末的空闲时间,绝对不会耽误大家的学习。”刘逢武一边说一边随时关注着球场上的变化,当天学校已经放假,只剩下足球队的孩子们还在加训。看着女孩们在场上飞奔,他有些放松,又有些感慨,想起这些年训练的时光,话语颇多。
逸夫小学以“三个逸夫”(即奋进逸夫、活力逸夫、幸福逸夫)统领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除了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组建了女子足球队外,还紧抓体育艺术,组建篮球、田径、古筝、合唱、播音主持等社团,让学生有多样选择。女子足球是学校的亮点,靠的是这么多年下来的优异成绩。作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之一,学校不但与成都体院建立足球对口援助关系,并将足球纳入体育教学内容,还专门新建了五人制足球场,定期开展班级足球联赛。尤其是组建了女子足球队,聘请专业人士指导训练,开达川少儿足球的先河。自女子足球队成立以来,征战全省各地,成绩斐然。为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学校还与达州中学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式成为达州中学艺体特长生培养基地。家长们从一开始的抗拒不解,到现在已经是积极鼓励孩子参赛。
成长——
关注孩子身心健康
女孩跟男孩的身体素质有区别,逸夫小学也考虑到这一点,平时的训练时间几乎都在一个小时以内,以技能培训为主,周末主打比赛,时间在100 分钟左右。小学阶段正好是孩子们精力旺盛的时候,这些训练并不会对身体有什么伤害,反而起到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能的作用。
不过,就算有诸多好处,依然有不少孩子带着抗拒心理。比如,女孩小元(化名)身体素质好,跑得快、动作灵活,正是足球队的好苗子。但是她性格十分内向,从一年级到校之后,几乎都不怎么和班上的同学、老师交流,害怕陌生的环境,性格胆怯,动不动就哭鼻子。为了纠正她的性格,也为了锻炼孩子的体能,通过选拔之后,小元进了女子足球队。刚进来时,她表现得很不适应环境,每次训练都远远躲在旁边,必须要家长在操场旁边的墙外看着才安心,刘逢武经常转过头就发现女孩眼泪汪汪,不知道因为什么又哭了起来,让他很是烦恼。“足球是协作运动,不可能靠一个人成功,缺了谁都不行。”小元最开始的表现让刘逢武很无奈,在他看来,孩子身体底子好,就是性格太内向胆小了,多多训练肯定会有大变化。
果不其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之后,在刘逢武和其他老师的耐心安抚下,小元发现周围的同学很好交往,老师也很细心,加上足球运动多人协作的模式,让她渐渐敞开了心扉,走出了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如今已升上四年级的她,变成了球队朋友最多的女孩之一,性格开朗活泼,比起三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对这些孩子的期待并不是要获得很多奖项,而是希望她们通过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影响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刘逢武表示。
未来——
高光时刻仍可期
球场上,奔跑的女孩一脚踢飞足球,在空中划了一个漂亮的弧线之后落到了另一个队友的脚下,她立刻带球冲刺,为了进球而努力……这是一个很美的场景,美在女孩们挥洒汗水的身影,美在她们不放弃不懈气的毅力。
据刘逢武回忆,曾经他带着五年级的女孩们去湖南长沙参加一次大型的少年足球比赛,那天的地表温度超过了 42 摄氏度,“站在那里,感觉自己的脚都快被烤焦了。”就是这样的天气,学校的姑娘们没叫苦没叫累,在面对来自广州、湖南发达城市的强劲队伍沉住了气,毫不露怯,依然稳定发挥,夺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当时看到女孩的表现,刘逢武在现场都愣住了,“那天的对手都是来自专业俱乐部的选手,都是从发达城市过来的孩子,身经百战、实力强劲。我本来抱着参赛就是积累经验的心态,并没有指望有个好成绩。可我没有想到,我们学校的这群孩子能这么‘给力’,给了我一个大惊喜。”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身体和知识都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储备期,这个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是将来的体能储备,也是性格的锻炼。相对于中学时间,小学阶段课业不重,孩子们有更多时间来储备这些,“体育是奠基,是一种习惯的养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刘逢武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为什么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这么多心理脆弱的孩子闹出的社会新闻?他们没有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也没有跌倒后再爬起来、尝试成功的心态。体育精神可以做到这一点,热爱体育运动的孩子,心态更稳定,能为了胜利去努力奋斗。”
虽然现在还有社会各界的不同声音、部分家长的不认同,但是,逸夫小学的女足队伍依然蓬勃发展,走出了女孩们英姿飒爽的道路。
校长感言:
豆蔻花开 绿茵逐梦
“快乐足球,阳光体育”。达川区逸夫小学坚守“奠基孩子未来”办学理念,奋力打造“活力逸夫”。
2006年,学校开始发展校园足球,2015年,学校组建了达川区首支校园女子足球队。创建足球课程,开设足球社团,坚持常规训练,抓好梯队建设,厚植足球文化,打造校园女足特色名片。落实双减,发展校园女足,学校锚定三个目标:一是普及足球知识、以球健体,让学生充分感受足球运动的快乐;二是锻造学生品质、以球育德,增强规则意识,培养协作、拼搏精神;三是发掘、输送国家优秀女足运动员的苗子。
“我自信、我健康、我快乐!”挥汗如雨,足下生风。学校女足队一路过关斩将,战果累累。待到春花烂漫时,看你英姿飒爽,只愿达州校园女足的明天更加美好。
——达川区逸夫小学校长 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