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攀枝花东区推动党建“三带”关建,打通社区关爱工作“最后一米” | 参评项目 | 通讯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胡佳越、高原 | 编 辑 | 莫尔佳 | |
刊播单位 | 关爱明天 | 首发日期 | 2023年8月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热点-典型经验 | 作品字数(时长) | 2434字 | |
作品 评介 (120字以上) |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带动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近年来,攀枝花东区按照“党组织建在哪里,就把关工委组织建在哪里,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的要求,以党建为引领,在居民小区建立关工委组织,把关爱触角延伸到社区末梢,并探索完善党建“三带”关工委建设模式。 | |||
采编 过程 | 将党建“三带”关工委建设材料整理后,攀枝花市东区关工委积极向《关爱明天》杂志推报信息。 | |||
社会 效果 | 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关心关爱青少年工作也更具特色和亮点。 | |||
领导签名:
王朝辉 (推荐单位盖章) 2024年6月27日 |
“今天的会议,我们安排好了小区本月的活动计划,接下来请各位五老骨干按照会议要求,做好自己牵头工作,尤其要将法治教育和老少志愿服务作为重点特色活动来开展。”在攀枝花东区学府花园小区关工委月度工作会议快结束时,关工委主任李兴成最后叮嘱道。
作为东区居民小区关工委组织建设“党建三带关建”的第一批试点小区,学府花园小区关工委已经在探索中,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模式。如今,小区以五老骨干带动成立了文华社区书画联谊会、文华社区英姿舞蹈队等,既凝聚了更多小区老人,又服务了小区青少年和居民。
据悉,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带动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近年来,攀枝花东区按照“党组织建在哪里,就把关工委组织建在哪里,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的要求,以党建为引领,在居民小区建立关工委组织,把关爱触角延伸到社区末梢,并探索完善党建“三带”关工委建设模式。截至2022年底,全区建立关工委组织145个,居民小区建立关工小组13个,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关心关爱青少年的工作也更具特色和亮点。
党建引领,让关爱工作沉下去
从2003年起,攀枝花东区开通建立关工委组织工作,通过近20年的努力,关工委组织网络基本形成。“但我们通过调研,深感基层工作基础比较脆弱,好多工作浮在面上,沉不下去,零距离开腿关心下一代工作受到很多限制。”东区关工委执行主任丁国勇表示,在居民小区建立关工委组织,就是为解决基层组织建设班子力量不足、一线五老骨干少的问题。
“加强社区关工委组织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是推动工作开展探索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丁国勇说,“小区内的青少年,是小区内五老的家人、邻居。对这些孩子及其家长的所需、所想,各个小区五老掌握的信息更准确。他们可以根据了解到的情况,零距离、面对面、手拉手,与青少年沟通交流,教育服务青少年。另一方面,在居民小区建立关工委组织,也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他解释道,“关爱工作与小区冶理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2021年,东区关工委按照东区党委“支部建立小区,组织盖楼栋,党员联系家庭”的居民小区党建工作思路,探索居民小区建立关工委组织工作。东区关工委向街道(镇)“交任务”,街道(镇)把任务下达到社区,社区把任务落实到居民小区,并明确由居民小区党支部抓。区、街道两级关工委领导班子深入居民小区指导关工委组织的建立工作、讲清建立的方法、要抓的重点和注意的问题,并指导制定建立关工委组织的方案。
“在组织建立过程中,各小区遇到过没有工作经费、没有活动阵地、开展活动需租赁等问题,我们都积协调解决。”丁国勇回忆道,“争取物业、业委会支持;从社区工作经费和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中解决;协调就近单位提供活动阵地、活动资源等。”
他总结道,必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带动居民小区建立关工委组织。“党组织的重视是居民小区建立关工委组织的根本保证。因此,要争取各级党委领导的支持,只要领导重视,居民小区建立关工委组织的阻力和难点就迎刃而解。”另一方面,要注意因地制宜。“各个小区情况千差万别,不能搞‘一刀切’,要模式多元化。”
党建“三带”关建,让关爱工作“动起来”
“党建‘三带’关建为我们工作理顺了思路,也指明了方向。我们有党支部的组织基础,有老干部老党员的队伍基础,有小区五老志愿者队伍的群众基础,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加有力更加深入。”作为退休老党员,晨雨苑小区的党支部书记李玲主动担任小区关工委主任,她善于发现和鼓励老干部、老党员争当五老,发挥余热。现在,晨雨苑小区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建立了3队9人的五老工作队伍。“我们先理清了小区314户居民名单,做好了青少年,党员、退役军人信息台账。之后制定试点方案,做好关工组织架构图,细化分工,由五老骨干牵头,围绕社区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积极协助和配合为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好事。”李玲说。
炳草岗街道望江街社区则以老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五老志者为切人点,采取“四细致工作法”,把发动五老工作做到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谓“四细致”分别指特长挖掘细致、生活关心细致、平台搭建细致和精神鼓励组致:社区党委把辖区内老党员及五老的爱好、特长、荣誉等,逐一登记,列表建卡。从关心健康、日常问候、节日上门、住院看望的细节人手,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五老自心坎上,并先后为五老搭建了法治宣传、传统文化、才艺培训等平台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干的阵地此外,还通过制作聘书,颁发荣誉证、表彰先进等措施,增强五老为青少年做点事情的光荣感。社区党委的细致工作,既壮大了五老队伍,又激发了五老的参与热情和本献精神。现在,望江街社区的五老骨干已达28人,还形成了“罗松法治讲堂”“曾广贤红色基因讲堂吴良成中国传统教育讲堂”等4个五老服务讲堂。
丁国勇表示,下一步,东区将继续探索在居民小区建立关工委目织工作模式,因地制宜,多元建立关工小组、关工队,积极探索关工小组、关工队“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发挥五老作用”“如何促进活动开展”,结合自身实际,推动试点工作持续创新开展。
党建“三带“关建
居民小区党支部带动建立居民小区关工小组
以居民小区党支部为基础建立工小组,一套班子,两块脾子,支部书记任组长。
居民小区党支部+关工小组,安排部分党支部成员,吸收五老担任关工小组成员,支都书记任组长。
以五老骨干为主要成员建立美工小组,支部书记任组长。
三种模式的共同特点:党支部书记任关工小组组长,统筹兼顾工作的开展。
老党员干部带动建立小区关工队
五老骨干多的楼栋,独立建立楼栋关工队。
一个楼栋建立关工队有困难的(不具备条件的),几个楼栋联合建立小区关工队。
以五老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小区关工队。
依托五老工作室、居民小区志愿服务组织,群众文化活动队伍建立小区关工队。
五老骨干带动工作开展
把热爱青少年工作的老同志培养成为五老骨干带头人。
适当安排一些工作,由五老牵头来抓。
把联系困难青少年任务先落实到老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