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与奥运冠军孙颖莎“打一局” 成都中学生感觉“开挂了” | 参评项目 | 通讯 |
作 者 (主创人员) | 赖芳杰 | 编辑 | 王浩 |
刊播单位 | 华西都市报 | 首发日期 | 2023年11月27日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华西都市报第7版 | 作品字数(时长) | 968字 |
作 品 评 介
| 这是一篇生动的报道。当国乒名将走进成都中学校,孩子们除了兴奋,也收获了榜样的力量。在2023年世乒赛期间,孙颖莎与成都中学生互动,分享如何直面困难。不仅孩子受到了启发,广大读者也有所受益。 | ||
采 编 过 程 | 国乒名将孙颖莎,一举一动自带流量。如何从一场进校园活动中,挖掘到常规之外的新闻点?需要提前思考与策划。从运动员生涯来讲,孙颖莎是个“老队员”,但从实际年龄来看,她只比中学生们大7岁而已。这样一位年轻的姐姐,也要面临困难和挫折,她的办法是什么?报道从热闹的活动场面中,紧抓心路历程,分享孙颖莎的勇气,有新意也有可读性。 | ||
社 会 效 果
| 光环的背后总是有挫折和奋斗,热闹背后总有冷静的思考和启发。报道不局限于写场面与现象,更深思于冠军的成长路径与启发。该文同步发布于封面新闻客户端、华西都市报,篇幅精炼,累计阅读量达15.6万次,有多方平台进行转发,上百条读者互动,实现了较好的传播。 | ||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4年6月27日 |
成都校园里,国乒名将孙颖莎、林高远、邱贻可都来啦!乒乓球台前,成都中学生与奥运冠军挥拍“拼球”,声浪不断。
11月25日,由中国乒乓球协会指导,成都市武侯区委、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年“乒球护眼球生命更‘睛’彩——国乒进校园”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中学启幕。
与奥运冠军同台竞技
成都中学生沉着应战
当孙颖莎、林高远、邱贻可等国乒名将亮相校园,立即引发全场欢呼。几位家喻户晓的国乒运动员在全国拥有众多粉丝,其中就包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中学的同学们。能和奥运冠军同场竞技,大家都非常激动,虽然技术上有不少差距,但同学们格外认真,不服输的精神打动了几位职业选手。
“上场前,紧张得有点发抖。但是上来看见莎莎姐姐认真的眼神,我又调整了状态。”跟孙颖莎打了一局球的中学生表示,尽管难掩激动,还是尽力发挥。虽然一局球时间太快,但还是觉得自己“开挂”了一样。
在互动交流环节,孙颖莎、林高远等运动员与学生互相赠送纪念品,并分享了自己充满励志能量的冠军之路,两人鼓励同学们在感受运动竞技之美的同时,更要发扬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并将体育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中,站上更高、更广的平台为国争光。
中学生发问孙颖莎
“你如何应对困难?”
奥运冠军的背后,是难以想象的努力与坚持。在分享了运动故事后,中学生记者提问孙颖莎:“面对困难,你如何应对?”
只比眼前的“后浪”们大几岁的孙颖莎非常真诚且谦虚地进行了分享。
“我认为有困难很正常,不管是运动员,还是学生,在各自的领域都会遇到困难。困难会带来压力,面对压力,最关键的是调节自己的情绪,才可以克服困难。毕竟,解决了困难,我会很开心。”孙颖莎表示。
记者了解到,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将连续5年(2023-2027)在成都举行,这不仅给广大的乒乓球爱好者带来了精彩赛事,也给体育“好苗子”带来了重大利好。今年8月,WTT世界乒联国际青训中心也同步落户,根据合作协议,WTT世界乒联将每年在成都组织两次全球训练营和一次国家级训练营。在全球范围内选拔同年龄段最优秀的运动员参加集中培训,由世界级教练团队多角度培养他们的球技、意志和球场态度。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稿件电子版地址:https://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231127/2046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