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关工委积极配合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严格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强化工作举措,做好“四个赋能”,培育学生健康心理。
一是组织赋能,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通江县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以预防为主,常态化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加强档案台账管理,切实保护学生隐私。实行包联包干工作制度,县、乡镇关工委执行主任和教育系统干部“包联到校”,各校班子成员及关工委负责人“包联到班”,教师l及校关工小组成员“包生到家”,实行包联全覆盖,将心理健康教育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二是队伍赋能,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力量。该县遴选由“五老”和教师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辅导员33名,壮大更新县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团队伍,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380名。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培训纳入“五老”和教师培训计划,开展业务培训400余人次,邀请省、市级专家举办“五老”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讲座7场。三是活动赋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各乡镇关工委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等阵地作用,保证每月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各校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保证每周不少于1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乡镇关工委和校级社团360余个,开设合唱、舞蹈、手工、绘画等10余门特色课程,缓解学习压力,组织心理健康辅导团“走进校园”活动,开展专题讲座、团辅等心理健康巡回辅导工作40余场次。四是家校赋能,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合力。积极探索家校共育,夯实家庭:,构建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组织开展针对性家访,通过危机预防、心理疏导及干预等措施做好特殊人群、困难家庭子女的关爱工作。全县建立关工家教小组164个,成立家长学校107个,开展家长教育培训,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学会与孩子正确沟通。
来源:通江县关工委办公室王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