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组织建设 突出作用发挥

——通江县铁佛镇着眼“四化”夯实护航基础

日期:2023-06-14 浏览:2575次


铁佛镇地处通江最南边,距县城38公里。经过两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由原跑马、曲滨、双泉、文峰、铁佛五个乡镇及三合乡的四个村合并而成为巴中市第一农业大镇,幅员面积达207平方公里,辖24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近10万人。近年来,铁佛镇党委、政府和镇关工委坚持注重组织建设,突出作用发挥,着眼“四化”发力,夯实护航基础,打通了关爱事业的基层“神经末梢”。


图片11.png


工作机制规范化


铁佛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将关工委组织、队伍、制度、作用发挥等方面建设以及相关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工程、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社会治理部署“大盘子”。坚持每年研究两次关工委工作、召开三次专题工作会议;坚持分管领导每季度听取一次关工委工作汇报,协调解决相关重大事项,做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与党建等工作同调研、同安排、同考核、同总结、同表彰,确保思想认识、领导责任、工作措施、人财物保障到位,不断健全完善党建带关建的制度。为加强镇党委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镇党委适时充实调整镇关工委领导班子,镇关工委主任由党委书记兼任,副主任由镇长、人大主席、分管领导兼任,执行主任由退休的正科级干部担任,常务副主任由4名“五老”担任,委员由司法、团委、妇联、中小学校负责人以及村支书组成。全镇24个村、1个社区、7所中小学校关工委组织,均由党组织书记(或校长)任主任(或组长),副书记和党建专干任副主任(或副组长),委员由所在村的社长和3至5名“五老”代表组成,并配备了专职办公室工作人员。 


图片12.png


推进体系务实化


强化关工委组织建设。针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的铁佛镇人口增多、面积增大、村社增加等情况,镇党委、政府和镇关工委组成5支调研组,逐村逐社调查研究,确定在三个方面做文章。一是搞好机构设置。即镇为基层一级关工委;建立党委的村为基层二级关工委;建立党总支和支部的村以及镇属大的单位、全镇中小学校分设关工小组;目前,已在4个村(社区)党委建立关工委,21个村党总支和党支部以及7所中小学校建立关工小组。二是完善人员编配。镇设关工委主任1人,副主任3人,委员12人,执行主任1人,常务副主任4人,委员4人。村党委设关工委主任1人,副主任3人,委员5至8人。村党总支和支部以及中小学校分别设关工小组长1人,副组长2人,委员3至5人。三是统一标准。统一制作关工委(或关工小组)牌子并悬挂在书记办公室门前;统一制作关工委组织学习、工作、会议、活动等制度,并上墙在村党员活动室;统一关工委组织活动阵地设在村党建办公室;统一设置各类与关工委工作有关的档案资料;统一确定村“两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兼任村关工委(或关工小组)工作人员,做好工作安排、协调、保障和综合工作。


优化五老队伍建设。一是扩大数量。通过广泛宣传发动、领导谈话触动、上门诚恳邀请、五老示范带动、关爱激励促动等办法,在原有“五老”队伍基础上,把镇、村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已经退休、退职的老同志,即将退休退职的同志,以及致富能手、乡村振兴带头人、各类经济实体代表及乡贤人士及时纳入“五老”队伍,并实名登记。截止目前,全镇“五老”志愿者已达886人,分别颁发了证书。二是优化结构。在年龄结构上,把55岁至65岁定为年轻“五老”、66岁至75岁定为中年“五老”、76岁以上定为老年“五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安排工作的轻重。在特长及知识技能结构上,让“五老”分别担任青年创新创业培训员、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员、法治教育报告员、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员、科技兴农辅导员、网吧义务监督员、文明行为劝导员、家长学校教员、校园周边安全管理员等,真正使“五老”这支关心下一代的社会骨干力量做到人尽其才。


实化协同体系建设。按照省、市、县关工委关于创建“六好”关工委的要求,镇关工委统一制定了创建村级“六好”关工委组织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六好”村级关工委组织的具体内容和工作要求,并把“六好”创建活动纳入全镇精神文明、目标管理、评比考核工作当中。为了切实做到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了由32个镇级部门组成的关工委成员单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任务部署会、工作联席会、协调会以及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不断推动全镇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开展。


图片13.png


治理格局多样化


铁佛镇、村两级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开展关爱保护青少年行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一是倾情帮扶帮教困难青少年。通过动员部署会、结对认亲见面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推进“一对一”、“几对一”结对帮扶帮教工作,发动五老、镇级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困难青少年结成帮扶帮教对子,开展以“五助一帮”为主要内容的结对帮扶帮教。仅去年以来,镇、村两级关工委五老与留守儿童结对160多对、与困难青少年结对180多对,帮扶留守儿童和困难青少年300多人,帮教失足青少年3人,培养青年致富带头人24人。尖包岭村五老岳培林用捡垃圾、收废品的钱资助困境儿童张宝明长达5年之久,在当地干群中传为佳话。与此同时,深入实施“雨阳”行动、社会救助行动、“金秋圆梦.慈善助学”行动和“老少牵手.温暖童心”暖冬行动等“四大行动”。先后联系海南幸福集团、平昌小角楼酒厂、舍得集团董事长刘东升、米怡香港名望集团李翠松等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资捐物近25万元,使118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9名贫困大学(高一)新生得到受益。二是倾力健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镇关工委与镇司法所、派出所、中小学校连续三年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全镇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法治教育阵地建设,着力打造铁佛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基地、铁佛中学模拟法庭、刘坪社区检察院“心语姐姐”阳光护航基地、河西村“老少学法”法治教育基地等。制定了《全镇“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对近5年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作了详细规划。组建了镇关工委法治宣讲团,深入村(社区)、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达2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4000多人次。连续两年会同县关工委、县检察院、县妇联、团县委在“老少学法”教育基地河西村开展“送法到村社、把法带回家、让孩子健康成长”主题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敬法,使辖区内百余名孩子及家长受到教育。不断加强网吧义务监督工作,组织关工委干部和五老骨干对全镇网吧进行重新登记,并召开网吧业主会议,积极引导网吧业主依法经营。同时,进一步健全网吧监督队伍,为每个村(社区)配备了1至3名“五老”网吧监督员。三是倾心组建服务基层治理队伍。聚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统筹组建了老党员连心服务队、老干部纠纷调解队、老教师政策宣讲队、老军人治安巡逻队、老乡贤产业联建队、老农技员科技传授队等,让广大“五老”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基层治理中当先锋做表率。白马村青年苟俭兵在村老党员连心服务队的帮助指导下,返乡创业,办起了“永红家庭农场”,承包撂荒地500亩,种植青花椒;修建集科普、文旅、餐饮为一体的“新农人中心”,吸纳80余名本地群众就近就业,走上共同致富奔康路。刘坪社区关工委成立的老军人治安巡逻队每天坚持在辖区内的中小学校周边值班巡逻,确保了学生进出安全。平坝村关工小组成立了老年志愿服务队,既主动调解邻居纠纷,还在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组织辖区内的儿童开展“法治护航伴你成长”“六.一”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为孩子们上防范校园欺凌和性侵害互动式普法课。


图片14.png


教育活动常态化


近年来,铁佛镇、村两级关工委着力推进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铸魂育人教育。一是搭建教育载体。镇关工委将青少年教育基地创建工作作为一项硬性指标来抓,先后把铁佛籍开国将军吴荣正故居打造成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红色文化研学基地,把大佛寺村产业园打造成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督促指导23个村(社区)、7所中小学校都建立了400-1500平方米的教育基地。二是开展教育活动。紧紧抓住中小学校这个主阵地,牢牢扭住中小学生这群主要对象,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组织开展“阅读红色书籍、诵读红色家书、观看红色电影、传唱红色歌曲、重游红色基地、重走红军路”等活动,让4000多名中小学生接受了党史国史教育;镇关工委建立“老少红色故事宣讲组”2个,选拔培育20余名五老和中小学生为“红色故事员”,仅去年来作红色故事演讲10余场次,讲红色故事近20个;金斗岩村、观山坪村、胜利村关工小组依托党群服务站组织五老为青少年讲历史讲传统;熨斗山村、补巴石村、尖包岭村关工小组依托文化活动中心为青少年传思想传精神;九龙庙村、金山村、白土垭村关工小组依托留守儿童之家、党员活动室组织五老为青少年作党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报告,受到辖区居民、学校和单位的一致赞扬。三是注重家风家教。镇党委、政府和镇关工委印发了《关于在全镇推进关心下一代家庭教育系列活动的意见》,在白马村召开了“八百家庭赛家风”主题教育宣传动员会,推动了家庭教育深入村(社区)、家长和青少年;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站,建立了家风家教讲师队,深入中小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10余场次;开设了“家庭家风家教大讲堂”,深入村(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课堂”20余场次,发放各种宣传单近3000份,受教育家长3万余人,受教育中小学生4000余名。河西村、文峰村关工委积极开展“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弘扬尊老敬贤美德”宣传教育活动,分社制定家风家训宣传教育的村规民约,让家长引导学生学习传承好家风;中岭村、插垭子村、双泉村等关工小组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最美子女”评选活动,公选出“最美家庭”47户、“最美婆媳”53个、“最美子女”38个;土门村、清溪村、营盘村等关工小组开展“寻家规、写家训、赛家风”等活动,使村民自觉以家训为座右铭,以家风带动民风、民风带动村风、进而影响社风;铁佛镇中心小学关工小组在全校2500多名学生中开展以“讲好一堂红色家风传承故事会、开好一次好家风伴我成长演讲比赛、办好一次立家规树家风传家训手抄报、作好一次讲家教秀家美扬家风指导报告、编好一本《优良家风家训家规选编》书籍”等为内容的“十个一”弘扬好家风主题教育活动,为少年儿童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来源:通江县关工委办公室王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