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多措并举开展党史宣传月活动

日期:2023-08-03 浏览:1150次


天全县注重发挥“五老”独特优势,利用党史学习月,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六进”宣讲活动,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提升吸引力,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植根于心、践之于行。


系统谋划,完善宣讲体系


县关工委联合县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组织“银发初心”五老宣讲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天老通〔2023〕1号),统筹谋划、全面部署年度宣讲重点任务,“银发初心”五老宣讲团因地制宜、主动对接,有的放矢抓宣讲,构建起联动部门、链接镇村(社区)、学校、企业的大宣讲格局。转发《关于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基层关工委高度重视,抓好贯彻落实,并及时将活动开展情况报送至县关工委办公室,让党史学习月“热”起来。


建强队伍,加强宣讲保障


多渠道、多形式动员理论功底深厚、宣讲经验丰富的“五老”加入宣讲团,遴选50名离退休干部组成“银发初心”五老宣讲团,下设乡(镇)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4个分团,由县处级退休干部、关工委各团长任4个宣讲分团团长、副团长,县各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各镇关工委执行主任为成员,在县域范围内开展“六进”宣讲活动。依托“五老”工作室、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县老年大学、“银辉驿站”、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等阵地资源,搭建起宣讲员备课、培训、学习和宣讲的一体化工作平台,通过专题培训“系统学”、红色资源“现场学”、形式多样“灵活学”,以及讲授示范课、分享打磨精品课经验、开展座谈交流等形式,提升宣讲团成员的宣讲技巧和宣讲水平。县委、县政府对此次宣讲高度重视,全力保障“五老”宣讲员需求,实现阵地、人员、宣传和经费到位,有效解决后顾之忧。县委组织部相关领导联系邀请市委党校张德义教授现场培训,相关专业人士开展专题培训,组织“五老”骨干走进泸州革命圣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红色体验活动。培训结束后县关工委教育团又根据年龄不同,分成小学组,中学组,“因人而异”撰写宣讲稿件,提高对宣讲对象的针对性、实效性、现实性。


丰富形式,拓宽宣讲渠道


“课堂式”宣讲。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把宣讲课堂搬到中小学、老年大学、企业等,创新开发课前、开工前5分钟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小课堂,让现场变课堂,用大家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把理论政策讲“实”、讲“透”,提升宣讲的现场感、代入感。天全县“银发初心”五老宣讲团走进天全中学、天全职业高级中学、县城区二小等中小学校开展宣讲20多场次,一堂堂“接地气”的宣讲课,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汲取精神力量。“沉浸式”宣讲。利用天全丰富的红色资源,依托本地红色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阵地优势,在革命遗址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微党课”,把革命遗址打造成“主题教室”,把红色故事作为“活页教材”,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与传承红色基因相结合,融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真正发挥红色资源作为宣传教育阵地的重要作用。“互动式”宣讲。宣讲团采用院坝会、趣味有奖竞答等方式,与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实打实分享,把政策宣讲融入到一个个通俗易懂、生动鲜活的“本地事”“身边事”中,让“听众”在闲话家常中解读深刻大道理,以丰富活泼的互动拉近距离,以有奖竞答的形式巩固检验学习成果,进一步实现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真学、真懂、真信、真做。“文艺式”宣讲。组织文艺队伍运用快板、“三句半”、歌曲等形式开展文艺走基层“微宣讲”,变“单一教育”为“生动说唱”,使宣讲“活”起来、“鲜”起来、“潮”起来。宣讲团成员马怀英、罗明芬等制作宣讲快板《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宣讲》、三句半《绿色发展赞天全》、走秀《携手奋进新时代》等节目,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广场院坝、送到基层百姓心中。同时,通过举办书画、诗词作品征集及征文活动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截止目前,天全县“银发初心”五老宣讲团结合党史宣传月活动,已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6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干部群众11650余人次,切实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来源:天全县关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