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奋进新征程

——四川省万名青少年夏令营内江分营成功举办

日期:2023-09-11 浏览:1386次


7月至8月,全市各级关工委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组织600余名10岁(含)至16岁青少年开展了“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奋进新征程”万名青少年夏令营内江分营活动。此次分营活动采取市级分营和各县(市、区)分营分级举办的方式开展,有效引导广大青少年在丰富多样的研学体验活动中汲取榜样力量、掌握知识技能、收获欢乐成长、磨砺意志品格。


部门通力协作,精心筹备活动。市关工委牵头抓总,协调各部门(单位)落实责任和举措, 做好前期筹备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省关工委统一安排部署,市关工委驻会领导亲自审定方案、亲自安排,联合市文明办、市委老干部局、市教育体育局、团市委印发通知文件,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切实强化组织领导,畅通沟通渠道,着力形成全市上下一体压茬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多角度筹备活动。市、县两级关工委积极协调各主、承办方,精心策划夏令营活动行程内容,立足于“精”,着眼于“细”,逐项梳理落实活动流程、场地布置、生活起居等各项细节并提前做好人员变化、天气突变等应对预案,确保活动有声有色有序开展。三是全方位落实保障。积极协调供电、消防、医疗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落实各方工作职责,提前介入指导检查,督促落实住宿、食品、消防、场地、交通等安全保障,并要求所有营员监护人签署《安全责任告知书》,提前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以有力举措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优势和作用,带领青少年走进红色教育实践基地,走近“非遗”传承人,让青少年接受红色精神洗礼,感悟非遗独特魅力。一是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周昭荣、卿尊全、刘刚等“五老”走进营地,结合个人亲身经历,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各分营营员认真讲解党的二十大精神,详细解读精神实质,倾情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向青少年们阐明新时代10年伟大成就,引导青少年坚定听党话、跟党走,鼓励青少年不负韶华、勇毅前行。二是传承红色基因。挖掘利用本土红色资源,组织营员们实地参观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范长江生平事迹陈列馆、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等中、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带领青少年聆听革命先辈事迹、重温峥嵘岁月,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汲取榜样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三是体验非遗文化。依托隆昌市石碾镇藤编、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市中区龙门镇古法制糖等“非遗”文化,带领青少年探访非遗传承人,亲身体验藤条编织、红糖熬制,沉浸式观看法治木偶戏,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引导青少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受“非遗”魅力,传承工匠精神。


设计多维载体,开拓眼界思维。强化以践促学模式,邀请各行业专家走进营地,将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让营员们在感知中成长、在实践中收获。一是筑牢法治防线。邀请政法干线“五老”志愿者、青年干警围绕法律基础知识、电信网络诈骗等举办法治讲座。联合市法院指导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由营员扮演法官、审判员、书记员、被告人、辩护人等角色,根据真实案例情景还原案件庭审过程,帮助全体营员感受法律的威严和神圣,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二是普及科学知识。开设“劳作实践课”和“昆虫寻声课”,邀请农业专家带领营员深入田间地头近距离观察无花果、辣椒、向日葵、番茄等农作物和蜜蜂、蝴蝶等昆虫,详细了解相关药食用价值、演变历史、科技成果、衍生制品等知识,并亲手采摘作物、制作手工沙画蜡烛,亲身体验劳作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绿色文明理念。三是护航身心健康。邀请全国优秀红十字志愿者李寻觅现场教学应急救援措施,手把手教学青少年学习心肺复苏、溺水自救、止血包扎等急救操作,树牢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意识,提高户外生存技能;组织专业心理教师开展课堂小游戏,用生动活泼的漫画、巧妙的设计和妙趣横生的语言,打开营员心扉,讲解心理健康知识,缓解学习的焦虑和压力。四是提升综合素养。精心制作《营员手册》,设置感恩教育、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学习感悟、观察记录、我的“朋友圈”等板块,帮助青少年在营期间记录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感受,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并在篝火晚会、演讲比赛等交流平台中积极展示个人才艺,展现良好形象。


来源:内江市关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