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和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青少年立德树人工作,推广科学知识,提升科学文化自信。9月26日至28日,受省、市关工委邀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胡建明、原魁一行到宣汉县,开展了以“弘扬科学精神、播撒科学种子”为主题的科普宣讲进校园活动。
活动期间,胡建明教授先后在宣汉中学、宣汉蒲江小学、宣汉中学来鹿学校、宣汉实验小学,与广大师生零距离讲解了《地球沧海桑田的神奇演变》和《跟我去南极》两个课题;原魁教授先后在宣汉县第二中学、宣汉县思源外国语学校、宣汉中学蒲江学校、宣汉职业中专学校与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了《工业机器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和《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机器人》两个课题。
宣讲中,胡教授以地壳运动、山脉的形成、大洋的消失为媒介为大家阐释了地球演变的神奇奥秘,并运用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引导学生们理解其本质和力量。胡教授还以亲历南极探索为指引,向学生们描述了南极的自然之美,南极东西两部的天壤之别以及冰芯记录着地球气候的变化等,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质科学研究的本质。原魁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趣的视频和图片,从机器人的类型、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典型应用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等角度出发,系统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相关知识,为同学们一一揭开机器人的神秘面纱,通过生动案例,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机器人在工业制造中的巨大价值。
课堂上孩子们纷纷把自己不懂的科学问题向老科学家请教,老科学家耐心地与学生互动交流,用妙趣横生的语言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鼓励孩子们要大胆畅想,勇于创新,把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广大师生在科学家的带领下,走进科学世界,感受科学之美,感知科学家精神。
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呈现了六大亮点: 一是中国科学院的资深教授首次走进了宣汉县校园,在宣汉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这些科学家都是在各自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他们的到来无疑给校园带来了一股科学的新风,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科学素养,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与学生们交流的平台。
二是活动的多样性和互动性。首先,科学家们不仅会进行传统的科普讲座,还会通过互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其次,他们还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讲座的内容和形式,使得讲座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此外,学生们还有机会向科学家提问,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种形式的活动,无疑能大大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关工委执行主任张顺帆,市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秘书长宇宏及宣汉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参与陪同。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冉碧英、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张官军等领导全程陪同。在外出差的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张宗昭认真审定宣讲学校方案,并详细过问生活、住宿、乘车等安排,要求做到细致、热情、节俭、周到。各学校党委书记或校长亲自主持会议并致欢迎词。
四是各相关学校服务保障工作有力有序。各相关学校提前做好了各类安全预案,还落实了专人对宣讲点的教学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的调试检查,确保万无一失。为了让更多学生接受科学熏陶,每个学校的大会堂座无虚席。同时,宣汉县第二中学对课堂讲解进行了全程录制,还邀请了本次没有计划纳入的学校,在线上收看视频录播实况。蒲江学校还邀请了三河学校、清坪中心校、新红中心校 、红峰镇中心校,东林小学等部分乡镇学校校长及学生代表到现场聆听宣讲,并在联盟学校进行了边录制边现场直播,扩大了听课学生覆盖面。
五是宣传报道及时,营造良好的氛围。县电视台及时进行了宣传报道。各相关学校活动一结束就迅速赶写新闻稿,及时报送四川教育报道网,微信公众号、县关工委、县教育局,本校家长群等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活动影响力。
六是活动效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学生们对科学的热情明显提高,许多学生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科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未来的学习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科学家们也表示,看到学生们对科学的热情,他们感到非常欣慰。他们认为,科普教育是培养新一代科学家的重要途径,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热爱科学。
来源:宣汉县关工委办公室 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