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船山区关工委“暖冬行动”呵护成长

日期:2024-01-15 浏览:1609次


入冬以来,遂宁市船山区各级关工委聚焦困境青少年、留守儿童个性化特点需求,积极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开展送温暖活动56次、法治宣传60余场,举办家庭教育讲座53场,捐助慰问青少年1800余人次,用爱温暖童心,护航健康成长。


寒冬关爱“不打样”


凛冽的寒风挡不住送关怀的脚步,深冬的严寒冷不了送温暖的心。“希望各位同学立大志,努力把这一份关爱化作成长成才的强大动力,努力学习,用自己的成长成才回报社会。”1月10日,区关工委执行主任邓建华、副主任田俊刚一行来到桂花镇南垭小学,慰问该校的困境青少年、留守儿童。这是区关工委连续6年开展“老少牵手·温暖童心”暖冬行动,活动现场对95名学生进行了慰问,并向学生传授了书画技巧。据悉,6年来,船山区关工委始终坚持帮弱助困这个根本宗旨,以困境青少年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老少牵手·温暖童心”等关爱活动,为700余名特殊困难青少年送去了物资和精神上的温暖关爱。


图片8.png


寒冬送温暖,真情暖人心。2023年12月29日,在育才路办事处玉竹社区办公室小彭(化名)和小陶(化名)站起来给爷爷奶奶们鞠躬并激动地说:“感谢党委政府的关心、感谢关工委爷爷奶奶的帮助”。这两个孩子今年12岁,初中一年级在读,父母离异,平时跟着奶奶生活,家庭非常困难,船山区关工委委员田仁菊听闻以后带领6名老干部自愿捐款慰问。“他们本该在父母的怀抱里,享受美好的童年,希望我们的公益行动能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区关工委委员田仁菊说。


图片7.png


法治护航“不缺位”


关爱明天重当下,普法先行抓关键。遂宁市船山区关工委联合区检察院、司法局等部门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2023年秋季开学以来,区检察院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3次,发放《远离性侵害》《熊孩子“掉过的坑”》等法治宣传资料1000余份,线上发布“太阳雨”法治微动漫2期,制作发布《未TA护航》强制报告主题宣传视频,以网络宣传方式进行法治宣传;组织3名检察官到唐家乡长虹村,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为小朋友们送上禁毒、防性侵、反校园暴力等法治宣传漫画手册。区司法局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聘请法官、检察官、司法所所长、派出所所长等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聘任率达100%;广泛开展“宪法晨读”“开学第一课”专项法治宣传活动,结合“森林防火”“禁毒”“防范性侵”等主题,依托法治手抄报、演讲、展板宣传等形式,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


助力成长“不断线”


寒冷的冬天也能听到温暖的话语。“要自我鼓励,你们每一个都是好样的……”近日,永兴镇联盟村童伴妈妈胡青青和两名村医生在“童伴之家”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从思想上关心、情感上关怀,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一堂课,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感情的交流,是用心的陪伴,它背后代表的是一份爱与被爱的情感。或许孩子们不一定记得那些漂亮的衣服、精美的玩具,但是跟童伴妈妈在一起的幸福体验,会像电影、照片一样被他们一键存储,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永恒记忆。 


图片6.png


胡青青有一个笔记本,记录着全村35名留守儿童的详细情况,特别是2社16岁的小杨(化名)和14岁的小琦(化名)两兄妹的情况最使她担心,他们俩现在就读联盟学校初中三年级,因为母亲外出多年未归,父亲死亡,爷爷奶奶年龄较大,无人照顾的两兄妹青涩的脸上常常都带着些许忧伤,胡青青得知后帮助联系其叔叔代为抚养这两个孩子。33岁的胡青青大学本科毕业后就被聘为永兴镇联盟村“童伴妈妈”,照顾留守儿童500余次,省、市、区新闻媒体正面新闻报道她的先进事迹30余篇,先后荣获“遂宁市最美童伴妈妈”“遂宁市巾帼建功标兵”“遂宁好人”等荣誉称号。


来源:遂宁市船山区关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