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退休人不休 爱心助成长 | 推荐单位 | 资阳市关工委 |
作 者 (主创人员) | 朱国强 秦文端 | 编 辑 | 文字系列(连续、组合)报道和广电作品不另报编辑 |
刊播单位 | 资阳日报 | 首发日期 | 2021.12.31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3版 综合 | 作品字数 (时长) | 1553 |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 此篇消息认真详细的记录了安岳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唐兴玉的退休工作情况,退休人不休,始终坚持在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事业上,值得学习。 | ||
采编过程 | 现场采编 | ||
社会效果 | 社会反响好,深入人心。 | ||
领导签名: 王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2年4 月 7 日 | |||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
“如果不是唐婆婆,我不可能读上大学,更不可能成为今天的人民教师。”在安岳县横庙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雪梅的心中,是唐婆婆帮她实现梦想,让她有机会为更多儿童实现梦想指引方向。
周雪梅口中的唐婆婆名为唐兴玉,今年68岁,现任安岳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县栋梁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第九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称号获得者。
募资金凝心聚力献爱心
“我们安岳县是人口大县,也是农业大县,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也多,需要关心关怀。”2013年,唐兴玉退休,本该安享晚年的她,却又接过了县关工委执行主任的接力棒,把退休作为新的起点,为党和社会继续发挥余热。
为更好地帮助弱势群体,唐兴玉积极动员各方力量,让更多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参与到慈善公益事业中来,形成了安岳县本地、全国部分省市商会等企事业单位组成的关爱团队。
“快过来,今天爱心人士李国华叔叔来看你们!”今年2月,唐兴玉组织爱心人士再次来到鸳大镇贫困学生谢晓珍家中慰问。
原来,早在今年1月,唐兴玉便前往谢晓珍家慰问了一次。12岁的谢晓珍,母亲瘫痪,父亲又于2020年11月去世,家里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慰问后,唐兴玉放心不下,说好下次还要来看她,送些衣服和棉被来。
为了更好地帮助谢晓珍家庭,唐兴玉提前联系好了爱心人士,第二次来慰问不仅送来了棉被、衣服,同行的爱心人士李国华还带来了10斤猪肉,并表示愿意资助谢晓珍读书,负担其学费和生活费,一直到她完成学业。临走时,李国华还捐赠了1000元钱给谢晓珍。
在唐兴玉的奔走号召下,很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参与到安岳的慈善公益事业中来。近十年来,安岳县关工委和安岳县栋梁工程共募集援助金2800余万元,援助贫困家庭学生1.5万余名。
用真情助贫困学子圆梦
“关工委领导,你们好!我是彭佳欣的爷爷,家住双龙街乡,去年我儿子在外车祸身亡,儿媳妇几年前外出,至今杳无音信,家中就我们老两口带着两个孩子……请求你们帮助。”今年1月初,县关工委收到一封来信,唐兴玉看后,立即联系了双龙街乡党委政府,核实该家庭情况。
情况核实后,唐兴玉又立即联系爱心人士,一起前往彭佳欣的家中看望慰问,并送去慰问物资。爱心人士看到彭佳欣家中实际情况后,当即表示愿意资助姐弟俩的上学费用,直到他们完成学业。
2014年,为母亲患癌的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姜凯募集资金1万元,帮助其完成研究生学业;2015年,为患白血病的何春梅筹集善款50多万元;2019年,为身患淋巴癌的刘恩熙募集20余万元……近十年来,唐兴玉凭着一颗炽热的心和对公益事业的执着,四处奔走,被关爱的青少年学生都亲切地喊她“唐婆婆”。
每年高考后,许多贫困家庭的高考生都会打电话、写求助信到关工委,请唐婆婆帮他们圆大学梦。唐兴玉认真对待每一个求助电话和每一封求助信,哪里有困难学生,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哪里就有她的付出。
“我现在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随时出门都带个小本子和一支笔,把人家讲的东西写下来,免得忘记了。”唐兴玉经常告诉县关工委办公室的同志,别人请你帮忙,那是对你的信任,因此办理的结果一定要给别人回个信,真正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
多年来,唐兴玉用心用情为安岳关爱下一代事业奔波,真心实意做好助弱帮困、思想教育引导,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多次受到省、市表扬。2018年获“第六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提名奖,2021年获“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资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